OBE视域下山西高校大学生团干部对党忠诚教育路径研究
日期:08-13
摘要:对党忠诚是大学生党员的首要政治品质,是其锤炼政治品格、承担政治责任的思想基础和道德保证。大学生团干部作为大学生群体中的先进分子,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是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中好干部的后备力量。将OBE教育理念融入高校大学生团干部对党忠诚教育,是新形势下防范化解政治风险和铸牢对党忠诚的根基,是培养忠诚可靠和堪当时代重任的栋梁之材的有效举措。基于此,本文从“教育机制、教育形式、教育方法、教育内容、教育评价”五维角度构建大学生团干部对党忠诚多维立体实践教育路径体系,强化政治意识,筑牢信念根基,主动挺膺担当,用实际行动诠释对党忠诚。
关键词:OBE视域;大学生团干部;对党忠诚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提到,要继续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永远把伟大建党精神继承下去、发扬光大!近年来,世情国情党情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对大学生团干部对党忠诚教育提出了新的任务和新的要求。大学生团干部作为大学生群体中的先进分子,是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中好干部的后备力量。要在新的历史时期继续为党的使命和远大理想而奋斗,必须促使大学生团干部永葆先进性、纯洁性和战斗性。
面对新形势和新挑战,各高校高度重视大学生团干部对党忠诚教育,做出了一系列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问题。当前,大学生团干部对党忠诚教育模式还未完全与新时代对大学生团干部的能力和素质要求相适应,主要存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在“供需”上并不平衡问题。一方面作为受教育者的大学生团干部在入党后理想信念仍不够坚定、理论知识学习内驱力不强、关键时刻政治觉悟不够高、服务群众主动性缺乏、参与主题党团日活动积极性不高等;另一方面作为教育者的基层党团组织存在对党忠诚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吸引力和感染力不足、创新性不足、教育资源挖掘不深、教育内容固化问题和随意性问题并存、教育方式僵化灌输、沉浸式和体验式实践教育少等方面的问题。主要原因在于,大学生团干部对对党忠诚教育的价值认知不足、教育目标梳理不清,教育方法过于传统,缺乏完善的教育机制,存在较大的改进空间。
鉴于此,本文将成果导向教育(OutcomeBasedEducation,OBE)理念引入大学生团干部对党忠诚教育中,从价值内涵、教育机制、教育方法等方面,重塑大学生团干部对党忠诚教育重要价值,具有以下实践意义:OBE理念是一种以终为始的教育理念,为大学生团干部对党忠诚教育路径探索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和角度。以OBE理念为基础,通过分析当前山西高校大学生团干部对党忠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教育目标层次化、教育内容实用化、教育方法多元化、教育评价体系化的改进建议,完善山西高校大学生团干部对党忠诚教育机制和体系,以期达到高校思政育人的效果,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为加快推进我国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一、大学生团干部对党忠诚教育的时代价值
(一)“对党忠诚”是大学生团干部的首要政治品质和衡量大学生团干部用人标准的关键要素。高校作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主阵地,而大学生团干部作为共青团组织中的骨干力量和青年学生中的先进分子,是党的后备军和助手。团干部通过不断地实践坚定理想信念、主动担当作为,积极努力向党组织靠拢,最终成为党的新鲜血液,为党的事业和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贡献青春力量。要深刻认识到大学生团干部对党忠诚教育不仅关系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也关乎大学生党员“源头活水”的蓄养,确保党的事业薪火相传。有利于坚定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增强其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意志力,带领一代又一代青年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逐梦征途中建功立业,谱写激昂青春乐章,始终做到红心永向党,绝对忠诚。
(二)新形势下应对国内国外“两个大局”,防范化解青年工作领域政治风险、铸牢对党忠诚的根基。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有许多亟待战胜的困难与挑战。我国与各国间的思想文化交流更加频繁和深入,为了把握青年意识形态领域的掌控权和话语权,谨防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在高校学生中的传播,唯有通过加强对大学生团干部的思想淬炼和精神洗礼,筑牢党在高校的政治根基,引导大学生团干部坚守初心、坚定理想信念,提高对多元文化的辨别能力和理性判断能力,提升对党的政治认同,做到忠诚于党和人民。
(三)培养新时代忠诚干净担当、清澈纯粹的党的忠实助手和可靠后备军。共青团是引领青年思想进步的政治学校,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用党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用党的光辉旗帜指引青年,用党的优良作风塑造青年。入队、入团、入党,是青年追求政治进步的“人生三部曲”,注重从优秀的团员中培养和发展党员。因此,大学生团干部需要厚植对党的信赖,筑牢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在实践中不断增强志气、骨气和底气,发挥好团干部联系青年的桥梁纽带作用和学生骨干的模范带头作用。这样革命的薪火才能代代相传。
二、大学生团干部对党忠诚教育的实践路径
(一)厚植爱国情怀,唤醒大学生团干部对党忠诚的情感认同。
如果大学生团干部不能成为党的信仰信念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对党的性质和宗旨缺乏高度的理性认同和情感认同,那么他们就无法肩负起奋力书写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的使命任务。加强大学生团干部对党忠诚教育,高校可以通过开设“青苗+青袖+青团”三青学堂多维立体微团课,构建“导学、讲学、研学、比学、践学、督学”六位一体教学模式,以青年大学习、学习强国为主要载体,用好网络阵地,讲好党的故事和山西红色故事,积极宣传党的主张,引领大学生团干部做理想信念的坚定信仰者、忠诚实践者、倾心播火者。
(二)点亮信仰之光,激活大学生团干部对党忠诚的内生动力。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加强团组织队伍建设,固本荣枝,把稳团组织前进的“方向盘”。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大学生团干部牢记党的宗旨,塑造好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筑牢大学生党员对党忠诚的思想根基,以山西财经大学为例,通过“点亮你的信仰”“代言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你好,红色经济”等系列红色理论宣讲工作,鼓励大学生团干部自编自导自演红色情景剧,走进教室、社区、企业等地进行展演,培育了一批优秀的又红又专的大学生团干部,激活大学生团干部对党忠诚的内生动力。
(三)主动挺膺担当,诠释大学生团干部对党忠诚的初心使命。
大学生团干部对党忠诚教育更应该注重实践,贯彻OBE理念,用党员标准和践行党的初心使命引领课程育人方案设计,以学生实践感知能力重构课程体系,将大学生团干部带入红色教育基地等党的实践基地,让学生能沉浸式、体验式在一系列真实的场景中,感知、融入党性教育。如与企业共建实践基地,深入落实大学生社区实践计划,进社区、进学校、进各机关单位参加社会实践调研,开展暑期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和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加入“扬帆计划”,服务西部和基层,投身志愿服务等,发挥大学生团干部的服务力,提炼好的对党忠诚教育经验,不断提升高校大学生团干部对党忠诚教育体验感,在实践中主动挺膺担当,诠释初心使命,感知信仰的力量,坚定理想信念。(2022年度山西省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专项研究课题,课题编号:JT2022E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