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河南法治报记者 王园园 通讯员 程小卫 于文静)“这味‘当归’,既喻‘初心当归’,提醒党员干部不忘为民本色;那味‘防风’,象征‘防微杜渐’,警示守住廉洁底线……”9月27日,走进汤阴县扁鹊“治未病”廉洁文化教育基地,讲解员正以中药材为喻,向参观者解读其中蕴含的廉洁深意,让人们在认识中药材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接受廉洁文化熏陶。这正是该县将本土医药文化与廉洁教育深度融合的生动缩影。
廉洁文化是乡风文明的重要基石。近年来,该县纪委监委立足本地特色资源,打造了一批特色鲜明的廉洁文化阵地。依托扁鹊纪念馆升级打造的扁鹊“治未病”廉洁文化教育基地,将中医“治未病”理念与廉政教育“抓早抓小、防微杜渐”相结合,创新设置“廉洁诊室”,通过“望、闻、问、切”四诊法为党员干部排查廉洁风险点;在岳飞先茔建成孝廉文化家风家训馆,通过图文、实物、场景还原,全方位呈现岳飞精忠报国、廉洁自律的生平事迹,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感悟孝廉精神;韩庄镇依托荷花苑打造精忠报国廉洁文化公园,以荷喻廉,借助廉洁主题雕塑、文化墙与诗词碑刻,让群众在休闲漫步中体味出淤泥而不染的廉洁品格。
如今在汤阴县,从扁鹊“治未病”廉洁文化教育基地的药材廉意,到岳飞孝廉文化家风家训馆的家国情怀;从乡村广场的廉洁故事栏,到百姓家中的廉洁手工作品,一个个廉洁符号遍布城乡。这些根植于本土文化的廉洁实践,不仅丰富了乡村文化内涵,也让以清为美、以廉为荣的理念深入人心,为乡风文明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廉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