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河南法治报记者 王富晓)9月27日,由中国人民大学主办、郑州市律师协会和中国人民大学河南校友会共同承办的“陕公大学堂”2025年河南第三期公益讲座在郑州图书馆举行。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证据学教研室主任,中国人民大学物证技术鉴定中心主任李学军以《鉴定意见的专家依赖和律师所向之想》为题作专题讲座。讲座由中国人民大学河南校友会执行会长、郑州市律师协会会长赵虎林主持。
李学军从多维度系统解析了鉴定意见的专家依赖问题,在鉴定启动环节深入阐述了“专门性问题由具有专门知识的人来解决”这一基本原则的法理基础;在鉴定意见生成过程中,详细分析了主体资质、操作方法、程序规范等关键要素的影响;在审查判断阶段,重点论述了要注重鉴定意见的可靠性,避免仅进行形式审查的重要性。
讲座还围绕律师实务中的重点难点展开深入讨论。李学军结合典型案例,生动阐释了质证参与范围的界定、检验鉴定记录的出示规则、鉴定方法的公开要求,以及非标准方法在鉴定中的应用等实务问题。在互动环节,大家对日常工作中遇到的鉴定意见审查难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赵虎林说,在司法鉴定意见日益成为案件关键证据的今天,这种高水准的专业讲座恰如及时雨,为提升全市法律共同体的证据审查能力提供了重要助力。
又讯(河南法治报记者 王富晓)为深化律师行业对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理解与应用,为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注入专业力量,9月27日,郑州市律师协会开展专题培训,邀请武汉大学法学院教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孙晋进行授课,1000余名律师参加培训。
孙晋从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的平衡视角,解析《公平竞争审查条例》对统一大市场建设的推动作用;结合典型案例,详解审查标准、程序及法律责任体系;聚焦行政合规、争议解决等领域,指导律师拓展业务空间。孙晋通过鲜活案例,生动诠释了《公平竞争审查条例》的实施对律师专业能力提出的新要求,引发了参训律师的深度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