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监控调度现场
本报讯 近日,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河南局(以下简称河南局)为提升监察执法效能,采取严格有效措施,实现事故接报高效处置、值班值守规范有序、风险隐患闭环管理,全力织密矿山安全风险监测预警处置网。
事故接报更高效
从紧张忙乱到一键生成
河南是全国重点产煤省份之一,煤矿自然灾害风险突出,其中煤与瓦斯突出煤矿72处、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和极复杂煤矿31处。面对复杂的安全形势,如何实现事故信息处置更快一步,是河南局持续探索的问题。
“事故接报处置往往需要分秒必争。”河南局统计中心主任张付现说,过去,值班员接报事故时,一手紧握电话听筒,一手匆忙记录,挂断电话后还要反复核对信息,再撰写书面报告……整个过程紧张忙乱、效率低。
2024年底,河南局统计中心提出自主研发智能接报处置程序,并将全省煤矿基础信息和历史数据导入系统架构。历时3个月,河南局矿山事故接报处置程序正式上线。
如今,值班员接到警报,只需在简洁直观的程序界面勾选相应选项,输入煤矿名称,该程序就会自动关联填充煤矿基础信息,一键生成规范的事故报告。即使身处应急状态,值班员也能从容操作。
值班值守更精细
从碎片化到一盘棋
据统计,2024年,河南局值班室共编制发布监测预警日报366份,发送预警通知单1084份,重点巡查煤矿366矿次,向监察执法处提供问题线索1338条;针对煤矿瓦斯、一氧化碳异常波动情况,发布超前预警信息912条,调度煤矿500余次。
同时,河南局创新推出“3251”预警值守模式,通过建立标准化工作台账,明确11项规定动作及其时间节点,实现查看有记录、消警有痕迹、表格有规范、处置有流程,形成以流程管事、以制度管人的局面,值班室上下一盘棋。
隐患处置更扎实
从被动应对到主动巡检
有了成熟的工作模式,河南局又建立了监测预警处置“值班查看—预警接警—响应处置—分析研判—核查反馈”闭环工作流程,明确责任单位、责任人及其具体工作职责、相关程序等,督促煤矿企业及时跟踪处置煤矿安全监测预警报警信息。
今年7月31日,新密市一煤矿13060工作面上隅角T0甲烷传感器超限报警,报警时长6分9秒,最大值为2.77%。该矿填写报警原因为甲烷传感器故障所致。
正在值班的工作人员田野通过甲烷数值曲线分析、工业视频回放,发现该工作面回风巷T1甲烷传感器紧贴巷道一侧的巷帮悬挂,在T0甲烷传感器超限报警后,井下工人才将T1甲烷传感器挪移到正确位置,初步判断T1甲烷传感器当时未能反映真实情况,本次报警可能为真超限。
对此,田野立即将相关线索推送给监察执法一处。监察执法一处组织骨干力量对该矿启动专项监察执法,现场查实10条监控系统安全隐患。
“下一步,我们将理论和实操培训、业务知识与数据分析培训有机结合,让每名值班员都成为情况通、数据通、处置通,确保遇到突发情况扛得起、顶得上,坚决守牢全省矿山生产安全防线。”河南局局长杨洪光说。
(任二敏/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