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河南法制报

检察建议守护“舌尖上的安全”

日期:09-26
字号:
版面:08版:平安开封       上一篇    下一篇

  A 社区团购更安心

  本报开封讯(河南法治报记者 张东 实习生 李梦华)“现在各种生鲜食材分类存放,我们放心多了。”9月12日,开封市祥符区检察院检察官在实地走访评估行政机关的整改情况时,某小区居民李某手里拎着刚从社区团购自提点取出的生鲜食材,言语间满是安心。

  今年5月底,该院在针对社区团购、直播带货等新业态涉食品安全问题开展为期一个月的专项监督,发现辖区不少社区团购自提点存在问题:预包装食品未标明生产日期和存储条件、冷藏食品未分类存放、刚到的生鲜蔬菜随地摆放。该院公益诉讼部门负责人孙巧玲介绍,随着调查的深入,发现问题远不止储存不当:有的电商平台没公示食品经营资质,甚至有商家连基本的消毒记录都没有。该院遂于6月19日正式立案。

  7月17日,一份有针对性的检察建议送到了相关监管单位。接到检察建议后,监管部门迅速行动,启动拉网式排查,逐一核查每个自提点的经营资质与食品储存情况,对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的店铺依法采取责令整改或责令停业的措施;推动辖区内5家社区团购商家签署《食品安全承诺书》;要求商家主动将营业执照、食品经营许可证在团购微信群内公示,接受消费者监督……

  如今,再走进祥符区的各个社区团购自提点,食品标签完整,墙上的资质证书一目了然。

  B 保健食品单独放

  本报开封讯(河南法治报记者 张东 实习生 李梦华)“现在红牛、东鹏特印等饮料单独放在保健食品专区,旁边还贴了标识牌……”9月23日上午,在开封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某大型超市的饮料区,导购员指着货架上醒目的蓝色标识牌,向前来回访的开封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检察院检察官介绍。

  今年1月,该院检察官在履职走访时,注意到某些超市货架混乱:标注有保健食品的功能性饮料,和矿泉水、果汁挤在同一排开放式货架上。

  发现问题后,该院迅速以行政公益诉讼立案,干警们通过现场录像、拍摄商品标签、询问消费者等方式固定证据。2月13日,该院向开封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示范区分局送达检察建议,明确要求“一个月内完成辖区商超全覆盖检查,督促设立保健食品专区、张贴标识牌”。

  收到检察建议后,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立刻行动:对混放保健食品的商户当场指出问题,约谈问题商户11家;指导商家在货架上划定保健食品专区42个;张贴标识牌120余张,发放科普手册2000份。

  如今,走进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各大商超,保健食品专区标识清晰,功能性饮料整齐摆放,旁边的提示牌上“不适宜人群”字样格外醒目。从混放到分区放,看似只是货架的小调整,实则是对消费者健康的大守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