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法治报记者 李杰 通讯员 董玉晖
今年以来,浚县伾山街道党工委坚持将党的建设贯穿基层治理全过程,以组织体系强化领导力,推动党建与综治深度融合,激发党群协同治理效能,探索出一条党建强基、综治固本、文化赋能的特色治理路径,提升了辖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强化组织体系 筑牢治理根基
伾山街道聚焦提升基层党组织政治和组织功能,夯实基层治理核心堡垒根基。
该街道升级村级党群服务中心,整合便民服务、党员活动、矛盾调解等功能;实施党员“双亮工程”(亮身份、亮承诺),下辖的西杨玘屯村69名党员主动担责,今年以来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10余个,服务响应效率提升40%以上。
该街道依托浚县古城国防教育展馆等红色资源,组织党员干部开展主题培训;通过党员带头宣讲政策等方式,推动村集体增收。
该街道纪工委创新“1+X”联动监督模式,在营商环境整治专项行动中,采用“四不两直”方式开展督查,下发纪检监察建议书13份;建立“督查—整改—回头看”闭环机制,今年以来营商环境领域信访投诉量同比下降65%,群众满意度98.2%。
深化相融相促 构建平安格局
伾山街道推动党建与综治、治安防控、生态治理等相互融合、相互促进,打造平安善治共同体。
该街道建立“三级联动”包保责任制,开展“敲门行动”,今年以来入户走访群众8000余户,摸排矛盾40余起;对复杂矛盾实行专班攻坚,该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政法委员高俊岭带队,成功化解积案5起;创新“党群议事会”机制,在19个村(社区)召开恳谈会,推动信访存量下降40%。
该街道组建“党员+综治巡防员+志愿者”义务巡逻队,每晚在辖区开展巡查;深化党员“双联”工作机制(党支部成员联系一般党员、一般党员联系普通群众)。后毛村通过设置应急组,实现刑事治安案件零发生。
该街道将村庄建设整治情况纳入“五星”支部创建核心指标,各村党支部牵头实施“一宅变四园”行动。前毛村累计投资800余万元升级基础设施,铺设柏油路4条,种植绿化树2万余株,打造生态游园4座。
增强党群协同 共享治理成果
伾山街道搭建平台载体,引导群众积极参与基层治理,实现共建共享。
该街道以党建引领基层高效能治理为契机,组织党员带头参与环境整治;建立“星级文明户”动态评比和“红黑榜”公示机制,通过评选示范户等活动,实现“党群齐心干”。
该街道利用传统节日,深化精神文明建设,在重阳节办“敬老团拜会”,在春节办“村宴团圆”活动,累计服务老人1万余人次;开展“好家风”评选活动;党员联户代表入户宣传移风易俗,发放倡议书1万余份。
该街道西杨玘屯村党支部立足国家级非遗“泥咕咕”资源,打造“党建+文旅”项目,成立泥咕咕文创旅游合作社,开发生肖盲盒、文创挂件等,年销售额破1200余万元;打造非遗研学链,带动就业1500余人。
据介绍,该街道将持续探索“党建+综治+文化”基层治理新路径,通过系统构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体系,实现组织效力提升、治理效能增强、民生福祉改善的同频共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