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三门峡讯(河南法治报记者 马建刚 通讯员 苗勉龙 侯爱民)“李书记,好消息!我的两万块钱要回来了!”9月22日,河南法治报记者在三门峡市湖滨区涧河街道文二社区采访时,恰遇78岁的侯某向该社区党支部书记李会茹报告喜讯。
20年前,侯某借出两万元,借款人长期赖账并失去联系。了解情况后,李会茹安慰老人:“别着急,身体要紧!这事交给我们,一定想办法解决!”
李会茹尝试拨打借款人的电话,但对方一接通就挂断,反复几次后电话被拉黑。她没有放弃,尝试用手机号搜索添加微信,同样被拒绝。最后,她换了一个外地号码再次拨打,电话终于接通。
李会茹礼貌地自我介绍并说明来意,对方立即否认身份。她耐心释法:“逃避解决不了问题。如果被起诉至法院,列入失信黑名单,后果会更严重。群众的事,我们绝不会轻易放弃!”经过一番沟通,对方态度缓和。李会茹趁热打铁,严肃指出若走法律程序性质将更严重。对方听后最终承诺转告,款项后被顺利追回。
文二社区下辖50个小区,其中45个是老旧小区,6名工作人员任务繁重。除调解纠纷外,社区近期还解决了植物园小区208户居民电表分户的遗留难题。采访期间,几名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前来商讨应急演练事宜,展现了社区自治活力。
基层是社会治理的“最后一公里”,在这一小时的采访中,记者从李会茹身上真切感受到了基层干部扎根群众、服务群众的赤诚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