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0
星期五
当前报纸名称:河南法制报

杨大爷收房记

日期:09-24
字号:
版面:08版:省会政法       上一篇    下一篇

  □河南法治报记者 宋梦杰

  “蔡泉上午出差了,下午才能回来。”9月17日下午3时许,河南法治报记者来到郑州自贸区法院(经开区法院),等待出差归来的执行干警蔡泉。按照计划,他当天上午赴商丘查封一被执行人财产,下午便可返程。下午4时30分左右,蔡泉冒雨从商丘赶回法院。随着记者与这位一线执行干警的深入交谈,一桩一房多卖执行案逐渐展开全貌。

  时间回溯至2020年3月,年近八旬的杨大爷花70万元买了套拆迁安置房,却遭遇一房多卖。卖房人宋某、段某将同一套房先后卖给三人,杨大爷便是其中之一。

  2023年,杨大爷得知真相后报案,案件经侦查、审查起诉、判决,最终进入郑州自贸区法院执行程序,由蔡泉负责。

  2024年8月,接手案件后,蔡泉团队发现案件较为复杂:因另案纠纷,涉案房产已被其他法院以抵债方式交付给第三买受人。这一情况让执行工作一度陷入死胡同。

  “我父亲用毕生积蓄买了这套房,得知真相后一度病倒。”杨大爷女儿杨某的陈述,让蔡泉更加坚定了执行的决心。

  蔡泉团队先组织杨大爷一方与第三买受人协商,因争议大未达成共识。随后,他们将跨院文书效力问题层层上报,请求上级法院协调。

  郑州市中级法院了解情况后,积极协调两家法院共同解决问题。在郑州市中级法院的协调下,蔡泉团队与相关法院多次组织杨大爷一方和第三买受人协商,最终第三买受人同意搬出案涉房产,通过其他方式获得补偿。

  今年5月底,第三买受人搬家时,双方又因拆除装修与恢复原状激烈争吵。蔡泉团队再次调解,促使双方达成协议:移动物品可搬,固定装修不能破坏,给予两个月的缓冲期,8月1日正式交接。

  8月1日,第三买受人按协议交房。蔡泉和杨某一起到涉案房屋进行勘查,对一些瑕疵进行协商后,最后房屋平稳交付。

  ■故事背后

  “全市执行工作是‘一盘棋’,多方协作打通了执行堵点,房产交付是多方努力的结果。”蔡泉感慨。

  据郑州自贸区法院执行局大队长、副政委董亚敏介绍,近年来房产纠纷案件数量众多,是法院执行的重点和难点。该院每个执行团队年均办理700余件执行案件,月均六七十件。

  据悉,为尽快兑现胜诉当事人权益,该院依托“总对总”网络查控系统,一键查询被执行人全国财产信息,缩短线索摸排时间;实行繁简分流,简案快速办、繁案集中力量攻坚办;建立“红黄蓝”三色风险提示机制,监督案件办理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