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0
星期五
当前报纸名称:河南法制报

天山脚下巴里坤

日期:09-23
字号:
版面:09版:法治文苑       上一篇    下一篇

  □杨莹

  秋日的巴里坤,清晨气温已逼近零摄氏度。东天山早早披上银装,雪线蔓延至半山腰。我站在窗前,远处是无边的草原和悠闲吃草的牛羊。我来自河南省灵宝市检察院,如今作为一名援疆检察官,来到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三师巴里坤垦区检察院。

  刚到这儿,最先要适应的不是工作,而是时差。这里与河南有两个小时的时差——这里上午十点上班,下午两点午餐、四点继续工作,晚上八点下班。最初的一个月,我每天早上六七点就醒来,散步、打扫卫生、读书……做完一大堆事,一看表,还没到早饭时间。中午十二点,我就已饥肠辘辘,可离午餐时间还早;晚上十点太阳还挂在天边。正因如此,我总感觉这里的一天格外漫长。

  除了时差,还有气候。巴里坤虽比哈密湿润一些,但仍属极度干旱区。我经历了嘴唇干裂、喉咙发痒,甚至鼻涕带血丝的适应期。更难忘的是春季的花粉过敏,我的眼泪鼻涕止不住,最后是靠吃抗过敏药扛过来的。我和同事们没事就抱着水杯,房间里开着加湿器,睡前还要在床头放盆水。两个月后,我才慢慢适应。

  但这片土地,以另一种方式滋养着我。

  天山脚下的巴里坤,天空湛蓝如洗,云朵低垂似絮,辽阔的视野让人心境开阔。我在日志里写道:“在这里,人显得渺小,心胸却能变得宽广。”

  更打动我的,是精神的传承。

  报到之初,我就听单位的同事提起上一批的援疆检察官王伟。他在哈密垦区检察院援疆3年,带领大家办案、培养青年干警的事迹至今被人津津乐道。我曾与王伟共事,深知他专业精湛、情怀深厚,如今走在他曾经奋斗过的地方,我既自豪,也深觉责任重大。我默默下定决心,要像前辈那样,脚踏实地、不负使命。

  工作之余,最忍不住的还是想家。

  9月,大雁南飞,西北风渐起。看到“豫”字车牌、听到河南口音,我总会觉得格外亲切。最开心的莫过于见到家乡人,听到一句乡音、拉上一段家常,都让我温暖良久,我也终于懂了王维那句“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的意义。

  援疆已有4个月,如今这里的小麦已收割完,草原渐黄,冬天真的要来了——但我已学会在遥远的地方坚守初心,静享不同的人生体验。

  身处辽阔天地,不生狭隘情绪。能在这里踏实工作、安静生活,本身就是一种收获。

  (作者系灵宝市检察院援疆检察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