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1
星期六
当前报纸名称:河南法制报

守住法律底线就是守住初心

日期:09-10
字号:
版面:05版:礼赞节日 致敬教师       上一篇    下一篇

  □河南法治报记者 董景娅/整理

  师生对话 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警察管理系教师 王芳 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司法警务专业大三学生 张天甲

  张天甲:老师,您认为一名优秀法律工作者的初心应该是什么?

  王芳:我认为一名优秀的法律工作者,其初心应该是对法律的绝对忠诚。这是法律工作者安身立命的根本,是融入骨血的职业信仰。法律是守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我们唯有绝对忠于法律,才能确保工作不偏不倚。今后,你们走上工作岗位,面对复杂案件时,守住法律底线就是守住初心。唯有将这份绝对忠诚刻进心里、落到实处,才能在法律工作的道路上走得稳、走得远。

  王芳:警察职业注定充满艰辛。你选择这个专业的动力是什么?老师的哪句话或哪件事坚定了你的选择?

  张天甲:我最初的动力是想穿警服,觉得当警察很帅。大一入学后,我们学习了人民警察法。开学第一课,老师为我们播放了2020年8月26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中国人民警察警旗授旗仪式。我看到公安部部长和国家安全部部长从习近平总书记手中接过警旗、听到人民警察震耳欲聋的宣誓声,感到热血沸腾,这使我成为一名人民警察的决心更加坚定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的重要训词精神一直指引着我们坚定前行。

  张天甲:老师,您希望您培养出的学生,身上最鲜明的特征是什么?

  王芳:你们作为预备警察,身上最鲜明的特征必须是深植于心的为民情怀。这种情怀绝非抽象的口号,而是融入血脉的精神基因。1950年,周恩来总理亲自批示,将人民警察统一命名为“人民警察”,首任公安部部长罗瑞卿将人民警察定位为人民的“勤务员”“警卫员”。你们以后将是扎根人民、服务人民的“平安守护者”。只要把群众时时放在心上,你们就会自然而然养出雷厉风行的作风;只要有了为民服务、为民解忧的责任感,你们就会在工作中不放过每一个细节,逐渐打磨出严谨的证据意识。工作作风和证据意识是形,为民情怀是魂,有了“以人民为中心”的魂,你们未来的从警之路才不会走偏。

  王芳:你从老师身上学到的最宝贵的东西是什么?

  张天甲:我从老师身上学到的最宝贵的东西是一种为人处世的态度。老师经常强调,如今科技发展迅猛,知识能从线上课程中获取,技能可通过模拟训练提升,但端正的态度需要在言传身教中慢慢养成。比如,在上警务礼仪课时,老师没有让我们机械背诵警务礼仪规范,而是反复强调,警务礼仪的核心不是表面的礼貌,而是发自内心的尊重,警务礼仪的细节里藏着对群众的重视,只有把服务意识装在心里,才能真正掌握警务礼仪规范。在押解与看管课上,老师说,手铐使用、看管站位、押解动作规范这些技能多练几次就能掌握,但只有把“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的要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才会在押解途中时刻警惕,在看管工作中绝不松懈,才能真正扛起人民警察的使命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