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1
星期六
当前报纸名称:河南法制报

案板上的人间烟火

日期:09-09
字号:
版面:09版:法治文苑       上一篇    下一篇

  □张中杰

  从小区西行800米,过了那棵歪脖子老槐树,左拐再走200米到西巷口,路北那家挂着“家常菜”木牌的小饭馆,像块吸铁石似的,在饭点把人往里头拽。50平方米的屋子被热气蒸得雾蒙蒙,推门就撞见开放式厨房飘出的面香,混着辣椒炒肉的焦香味,在鼻尖绕着圈儿不肯走。

  西北角的案板是店里的“戏台”。松木桌面被擀面杖磨得发亮,沾着星星点点的面粉,像落了层没化的雪。穿蓝布围裙的师傅正抡着胳膊“哐哐哐”地擀着,面团在他手下翻着跟头,从圆滚滚的疙瘩变成薄如蝉翼的面皮。师傅再“唰”地撒上面粉,把面皮折成韭菜叶宽的长条。菜刀起落间,银鱼似的面条就排着队跳进竹筐。蒸汽从沸腾的铁锅里冒出来,裹着师傅额角的汗珠,在窗玻璃上洇出一片水痕。

  不像别家饭馆的面端上来就定了味儿,这儿倒像个热闹的“捞面超市”。刚从滚水里捞出来的面条还冒着热气,顾客自己往碗里挑,去柜台前选浇头——辣椒炒肉的油星还在滋滋跳,肥瘦相间的肉片裹着红亮的酱汁;西红柿炒鸡蛋软烂得恰到好处,金黄的蛋块泡在酸甜的汤汁里;水煮青菜带着脆嫩,碧绿地卧在白瓷盘里。想多搁几样也没人拦着,师傅总笑着说:“自己动手,随意点儿。”

  靠墙的小桌上,玻璃罐里的油炒小青椒正散发着呛人的香,旁边竹篮里的紫皮大蒜剥得干干净净,搪瓷桶里的面汤冒着热气,木牌上歪歪扭扭写着“自取不限”。大份11块钱,小份10块钱,谁都能吃得心满意足。

  店主是个30岁出头的女人,扎着高马尾,笑起来嘴角有对浅浅的梨涡。她在店里穿梭,给这个添双筷子,给那个续面汤,嗓门儿亮得像铜铃铛:“张哥今天还吃双浇头?”“李叔慢点儿吃,面给您多煮了会儿。”有次我带着女儿来,小姑娘嫌面条软,店主转身就从锅里捞了把刚断生的:“试试这个,筋道!”果然女儿捧着小碗,吃得鼻尖都冒了汗珠。

  闲聊始知,店里就4个人——店主兼任服务员和账房,她的丈夫掌勺,俩亲戚负责擀面和配菜。“咱这菜价,比旁边馆子便宜三分之一。”她擦着桌子跟我算,“除去房租、人工成本,也就挣个辛苦钱。”可每当看见门口排队的人,她又直起腰,“你看那几个农民工兄弟,天不亮就上工,就盼着这口热乎的。咱多干会儿,出餐能快些,好让他们少等会儿。”

  傍晚时分,夕阳透过窗户斜斜照进来,在地上投下案板的影子。穿校服的学生、挎菜篮的大妈、拿着安全帽的工人挤在小屋里,筷子碰着碗沿的叮当声,混着“再来点儿辣椒”的吆喝,在热气里蒸腾成最实在的人间烟火气。

  原来最动人的滋味,从不在山珍海味里,而在这案板上的“哐哐”声里,在那碗能吃饱吃好的热面里,在为了给别人多省点时间,甘愿自己多干会儿的心意里。

  (作者单位:渑池县检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