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龙走访企业工人(资料图)
□河南法治报记者 张杰 通讯员 郭歌
豫警名片
新乡长垣市恼里镇东临黄河,位于豫鲁两省交界处,辖区面积90.8平方公里,是全国起重行业起源地。长垣市公安局恼里派出所就扎根在黄河之畔,守护着一方平安。该所所长王龙打造“三个‘警+’社区警务团队多元解纷工作法”,被评为全省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先进典型;创新探索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四理四诊法”,推动辖区矛盾纠纷化解率大幅提升。王龙曾荣立个人二等功一次、个人三等功3次,受到个人嘉奖4次,被评为“全省优秀人民警察”,他所在的恼里派出所于2023年11月成功入选全国第三批“枫桥式公安派出所”。
1 “警+”团队多元化解矛盾纠纷
今年3月,长垣市恼里镇东辛庄村一对老人家中安装了新空调。新空调用了半个多月后,老人嫌电费太高,要求商家将空调拆走。商家经现场检查,发现空调无质量问题,要求老人支付500元折旧费。老人不愿支付,双方遂产生纠纷。
得知此事后,恼里派出所所长王龙立即赶到现场了解情况。王龙在与老人沟通时得知,老两口的孙子想入伍当兵。王龙便主动联系基层武装部,为老两口咨询了入伍的相关事项,并提出了合理化建议。老两口深受触动,对王龙的工作表示非常认可,主动支付了空调折旧费用,这起纠纷得以妥善化解。
“不要小看任何一起警情,派出所是公安工作的‘神经末梢’,基层警务的着力点是群众。”王龙说。
为了靠前一步抓防范,王龙专门组建了社区警务团队,动员群防群治力量参与治安巡逻、安防宣传、矛盾调解等工作,推动群众从旁观者变参与者。王龙打造的“三个‘警+’社区警务团队多元解纷工作法”,即建立“警+3”团队(“民警+司法所工作人员、律师、民调员”警调对接团队),2022年3月以来,在警调对接团队的带动下,辖区纠纷类警情调解成功率保持在98.6%以上,有效避免民转刑、刑转命案事件发生;建立“警+4”团队(“民警+法律顾问、民调员、红白理事会工作人员、乡贤”信访化解团队),强化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广度和深度;建立“警+5”团队(“民警+乡村治保主任、民兵连成员、治安积极分子、救援队员、渔民”巡防应急团队),推动派出所主防理念在村(网格)最小细胞扎根落地。近年来,恼里镇辖区发案数持续降低,群众满意度稳步提升。
除了建立“警+”社区警务团队,王龙还创新探索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四理四诊法”,即“集中受理,精准问诊”“分类办理,对口导诊”“研判梳理,联合会诊”“限期处理,及时诊断”。该工作法运行以来,辖区矛盾化解率提升了12.6%。目前,恼里派出所“四理四诊法”已入选省公安厅社区警务工作“金点子”及深化警务改革典型案例。
2 警务室全天候服务企业群众
“不用耽误上班,下了班还能办理居住证,恼里派出所真是处处为企业员工着想。在恼里镇工作,我们很安心……”今年5月的一天,在恼里镇一家起重企业工作的李某,在恼里派出所大方警务室24小时自助办理终端办完居住证后,满意地赞叹道。
辖区厂矿企业众多,外来务工人员不断增加。王龙在走访企业时了解到,很多企业员工在办理证件时面临着“上班没空办,下班没处办”的难题。恼里派出所聚焦发展所需、企业所急、群众所盼,经多方努力,在工业园区旁设立了大方警务室。王龙还为大方警务室争取了24小时自助办理终端,依托社区警务派驻4名护企警官,定期走访分包企业。截至目前,大方警务室民警共提供上门办理居住证服务510人次,排查化解涉企矛盾纠纷11起,同时实现全天候值班值守,通过开展“见警察、见警车、见警灯”行动,让群众感受到安全就在身边。
除了优化便民利企服务,王龙还指导督促辖区企业健全完善“人防、技防、物防”治安防控网络,提醒企业负责人完善安防设施,帮助他们建立健全保卫制度。针对企业周边的社会治安状况和特点,恼里派出所采取车巡和步巡相结合的巡逻模式,严厉打击涉及企业发展的违法犯罪行为,最大限度压降发案率,净化企业周边治安环境,有力护航辖区企业发展。
便企利民不仅是王龙的工作追求,也是新一代青年民警不断用脚步践行的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