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2
星期日
当前报纸名称:河南法制报

“温度”是司法为民的价值追求

日期:09-08
字号:
版面:03版:新征程,我是主角系列报道       上一篇    下一篇

  认真看卷宗

  □河南法治报记者 贾鹏虎 通讯员 王磊/文图

  在濮阳市看守所走廊的墙上,“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标语很醒目。濮阳市华龙区检察院三级检察官助理张爱明每次提审路过,都会重温这句话。从青涩的书记员到三级检察官助理,张爱明参与办理了1426起案件,将检察使命和殷殷嘱托,变成了刻进骨子里的职业信仰。

  检察故事

  2024年麦收后,农民孙某某点燃自家地里的麦茬,不料大风骤起,邻家150亩庄稼变为焦土。公安机关以涉嫌故意毁坏财物罪提捕孙某某,卷宗里焦黑的土地照片“刺”得张爱明眼眶生疼。

  “我真没想烧别人家的地啊!”提审时,孙某某捶打自己的头部。张爱明看着他手上的老茧,心头一沉,若定罪,他将在牢里错过下一个麦收。

  顶着烈日,张爱明三赴麦田。2级风力点火,6级大风蔓延的关键气象证据被锁定;田埂上放羊的王大爷说了一句“那天风刮得很邪乎”成了案件突破口;损失1.2万元,未达失火罪立案标准。最终,检察院对孙某某作出不批捕决定。

  孙某某攥着皱巴巴的感谢信站在检察院门口时,手心的汗渍晕开了信上的墨迹。他妻子送来的一兜西红柿,红得如同孙某某重获自由的笑脸。

  “温度”是她司法为民的价值追求,“较真”是她的办案风格。

  叶某某诈骗案的卷宗厚达27厘米,“娜某某”的名字频繁闪现。据被害人董先生描述,那个收走8.5万元彩礼后消失的女人,总戴着墨镜说话。

  凌晨的办公室里,张爱明把13本卷宗的笔录铺满桌面。“娜某某”与“娜某甲”的名字交替出现。时间轴显示,“娜某某”收到董先生的8.5万元彩礼后的第三天,另案中竟然出现了“娜某甲”。张爱明猛地起身:“这是团伙!”

  《应当逮捕犯罪嫌疑人建议书》发出的次日,张爱明带侦查员蹲守某城中村。一戴墨镜女子现身刹那,张爱明精准锁定其嘴角黑痣。犯罪嫌疑人落网后又牵出3起骗婚案。

  介入闫某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案时正值暑期。张爱明的丈夫在医院陪护老人,8岁的女儿被带到公安局,抱着书包坐在门卫室:“妈妈,你什么时候忙完呀?”小姑娘脸上全是蚊子咬的包。

  案情分析会持续到凌晨3时30分。推开门卫室的门,小姑娘趴在桌子上睡着了,手里攥着画了一半的全家福——画里的妈妈胸前戴着检察徽章。

  此案的关键在于认定犯罪嫌疑人“明知”。张爱明继续调阅7家银行的236笔流水,当发现犯罪嫌疑人闫某某将可疑资金分散转入11个账户时,证据链终于闭合。小姑娘醒来时,高举新画作:“妈妈是抓坏人的英雄。”

  办理马某某危险作业案时,张爱明发现辖区半年内竟发生5起液化气罐爆炸事件。

  次日,张爱明拉着应急管理部门工作人员到夜市摊位排查。餐馆老板拍着油腻的旧气罐:“用了10年都没事!”张爱明沉默着点开手机,看完爆炸现场的视频,餐馆老板的手开始发抖。

  如今,每月上“灶台边的法治课”成了张爱明的固定日程。她教商户用肥皂水查漏气,帮餐馆老板规划气罐位置。那家餐馆老板再见她时,老远就举着防爆软管喊:“张检察官,您给看看合格不?”

  抽屉里半人高的荣誉证书下,放着孙某某的感谢信、董先生的喜糖纸、女儿的画……这些比奖状更“重”。

  “咱们办的不是案子,是别人的人生。”前辈们的话记在张爱明心中。翻开卷宗时,焦黑的麦田、餐馆老板发抖的手……这些瞬间让她更坚定要走好检察之路的决心。

  对话

  记者:虽然您办案很“较真”,但在很多案件中也体现了司法“温度”。您如何理解“较真”与“温度”在检察工作中的关系?

  张爱明:“较真”是手段,是检察官履职的专业态度;“温度”是司法为民的价值追求。二者统一于“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目标中。用“较真”确保司法不偏不倚,用“温度”让正义可感可知,这正是新时代检察官履职的核心要义。

  记者:在处理马某某危险作业案时,您没有止步于个案办理,而是主动联合应急管理部门排查隐患,并开创了“灶台边的法治课”。您认为,检察官在办案之外,如何通过延伸职能来预防同类犯罪、服务社会治理?

  张爱明:司法的价值不仅在于惩治犯罪,更在于源头预防。马某某危险作业案的办理经验告诉我们,检察官延伸职能,关键是要立足办案这个原点,向外辐射法治影响力,实现“办理一案、治理一片”。

  总之,检察官的工作,既要做法律的“守门人”,用“较真”守护公平正义;也要做群众的贴心人,用“温度”传递司法善意;更要做社会治理的参与者,用职能延伸筑牢平安基石。它们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新时代检察官的履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