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许昌讯(河南法治报记者 胡斌 通讯员 苏莹莹)“一到晚上,楼上就传来孩子跳绳的声音,让我没法好好休息。”近日,许昌市东城区半截河街道紫云社区居民张某向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时说。
紫云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接到申请后,指派调解员张旭阳跟进调解。据张某反映,自家楼上邻居李某的孩子每晚在家跳绳,楼房隔音效果不佳,噪声严重干扰其休息,多次与李某沟通,李某以“管不住孩子”为由推诿,双方矛盾逐渐升级。
调解初期,李某认为孩子在自己家跳绳合理合法,且否认噪声过大。走访中,部分业主也表示,学校布置了跳绳作业,孩子需要锻炼空间。张旭阳了解到,有些居委会通过提前沟通、错峰锻炼、户外跳绳等方式,缓解孩子锻炼与邻里休息的冲突,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向居民普及相关法律规定,告知居民扰民或将面临处罚。
张旭阳建议李某,购置隔音地垫或选择小区广场等场地让孩子跳绳。经过耐心劝导,李某态度转变,双方最终达成一致意见:将孩子跳绳时间固定在每晚7时30分至8时30分。一场邻里纠纷得以圆满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