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法治报记者 卫云飞
通讯员 许乐
近日,第四批河南省依法行政示范单位名单公布,漯河市司法局榜上有名。近年来,该局深入推进依法治市,助力漯河市在依法治省考核中6次获评优秀等次,成功入围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候选名单,并先后获得“全国‘八五’普法中期表现突出单位”“全省司法行政工作先进单位”“全省行政复议工作成绩突出单位”等荣誉称号。
制度创新 深化依法治市
该局锚定法治政府建设目标,率先在全省推出《党政主要负责人述法评议办法》,强化“关键少数”的法治引领作用;完善府院联动、府检联动机制,有效化解金融等重点领域风险;科学制订政府年度立法计划,组建专业立法咨询专家库,持续夯实制度基础。
漯河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办公室设在漯河市司法局。该局修订工作规则与细则,优化协调机制,明确年度法治建设十大重点项目。实现市、县(区)、乡镇(街道)三级党政主要负责人专题述法全覆盖,有力强化领导干部的法治思维和履职能力。
在依法决策方面,该局出台《漯河市行政规范性文件实施后评估办法》,加强规范性文件全周期管理。2023年以来,该局共审查市政府行政协议及涉法决策421件,助推“双违”治理、地下空间管理等政策落地,并完成新一届市政府法律顾问选聘工作,为防范法律风险、处理重要事务提供坚实支撑。
护企安商 优化营商环境
“扫描二维码就可以看到执法人员的信息和执法流程。”在漯河市召陵区某企业,市场监管执法人员落实“入企扫码”制度,执法主体资格、权限、依据等信息一目了然,执法流程全透明可追溯。
该局持续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指导相关行政机关规范涉企执法行为;全面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创新“综合查一次”“信用+监管”等模式,实现执法全程透明、可追溯。
该局通过构建“首席服务官”包联企业机制、开通涉企服务绿色通道,近两年在知识产权领域为卫龙、双汇等企业办理证据保全公证340余件次,帮助企业挽回经济损失近2000万元,推动法律保护关口前移。
此外,该局还开展“服务实体经济律企携手同行”专项行动,组建律师资源库和讲师团,开展政策宣讲450余场,深入企业开展“法治体检”活动709次,为企业提供法律意见500余条,全力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高效治理 筑牢平安防线
该局持续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聚焦“两高四着力”,推动调解提质增效,推进律所与司法所“两所结对共建”和行政复议规范化建设,不断增强群众的法治获得感。
在调解工作中,该局从组织、能力、业务、制度、品牌五方面发力,深化诉调、访调、警调对接,2023年以来累计调解纠纷2万余起,努力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
“两所结对共建”机制融合律师专业优势与司法所工作人员一线经验,鼓励新入职律师参与执法监督、合法性审查和纠纷化解等工作。该机制实施以来,该局联合审查乡镇(街道)涉法事项122项,参与执法监督21件次,化解复杂纠纷案件80余起,打造了基层依法治理的亮点。
该局推动出台漯河市行政复议工作流程、行政复议调解和解等10余项制度,并通过行政复议与行政执法监督衔接、复议纠错抄告等方式倒逼执法规范化;持续深化府院联动机制,保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实现行政诉讼发案量和败诉率双下降。2024年以来,该市96%的行政争议通过行政复议渠道有效化解,过半数案件在30天内被审结,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依法处理问题的观念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