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2
星期日
当前报纸名称:河南法制报

创新“1365”机制 擦亮平安底色

日期:09-04
字号:
版面:06版:法治综合       上一篇    下一篇

  □河南法治报记者 杨占伟 通讯员 汪心怡

  “以前邻里闹矛盾,跑断腿也说不清,现在到镇里的矛盾调解中心,喝杯茶的功夫就捋顺了,真是太方便了。”9月1日,在信阳市平桥区明港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刚被调解好矛盾的老张握着调解员的手说。

  作为下辖24个行政村、11个社区,常住人口超18万的豫南大镇,明港镇曾面临小矛盾拖成大纠纷、看得见的管不了、管得了的看不见等基层治理难题。近年来,以一站式矛调中心为枢纽,秉持一心一意、全程全时服务理念,明港镇创新推出“1365”矛盾调处机制,交出了一站统管全程善治、365天稳定平安的基层治理亮眼答卷。

  建强1个平台:

  织密矛盾接收网

  推开明港镇一站式矛盾调解中心大门,按“五化”标准改造的8个功能室规范整洁。全镇35个村(社区)的105个居民议事厅扎根群众家门口,形成15分钟矛盾调解圈。

  “我们推行‘4+N’融合工作法,信访、司法行政、公安、综治4个部门常驻,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民政、妇联等部门轮驻。”镇综治中心负责人介绍,通过党建统领打破部门壁垒,实现矛盾纠纷一站式接收、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

  抓实3个关键:

  激活问题解决链

  “多亏了矛调中心,我家宅基地纠纷3天就解决了。” 社区王大爷点赞道。该镇以力求矛盾纠纷全解决为目标,对群众诉求实行清单式管理,落实“受理—研判—交办—调处—回访”闭环流程:轻微矛盾3天内案结事了,疑难问题启动访诉调联动攻坚,确保纠纷有效化解。

  以力求风险隐患全消除为防线。该镇针对重点风险人、事、地,建立“排查—建账—分级—预警—处置” 五步流程,依托194个网格与行业调解组织下沉力量,实现风险动态监测、主动干预,做到“未病先治、小病早治”。  

  围绕力求问题根源全治理,构建“化解—防控—治理”工作体系。该镇在解决问题时深挖根源,通过完善机制、强化管控、提升群众法治意识,推动治理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治理,减少问题反复,提升基层治理精细化水平。

  聚齐6方力量:

  拧成治理一股绳

  “村里的老支书出面,咱心里更踏实。”韩庄村调解现场,“五老”骨干张大爷正耐心劝说纠纷双方。如今,这样的群治力量已成为基层调处好帮手。

  明港镇以党建力量牵头,构建“党支部+网格+党员”体系,多名党员化身网格员;法治力量协同,专业人员联动调处,综治中心同步开展心理辅导;群众力量参与,充分发挥“五老”骨干的优势,做好治安巡逻、隐患排查、矛盾调处等工作;行业力量发力,14个行业性调解组织随叫随驻,解决拆迁安置、劳资纠纷等问题;专科力量攻坚,快速调处矛盾纠纷,促进拆迁安置、欠薪及劳动人事争议、住建及物业服务三大领域基层治理水平整体提升;智慧力量赋能,做实194个网格的网格员每日巡格,通过信服通App实时上报情况,实现矛盾纠纷网格先知。

  用好5个办法:

  注入服务暖色调

  “网格员小张每月都来家里看看,有困难一个电话就上门,比亲人还贴心。”这是对重点人群到户到人服务的生动写照。针对“六失一偏”人员等群体,落实“五包一”措施,去年累计精准帮扶3200余次。

  为让治理更精准,采用分类分级工作法,专业纠纷归口行业调解,一般纠纷分层处置;通过知早治小工作法,网格员日常巡逻抓早抓小;推行到户到人工作法,定期开展走访疏导、救助、帮扶等精准服务;落实奖优罚劣工作法,激励网格员队伍;践行民呼我为工作法,公开联系方式,落实接访下访制度,让群众诉求下呼上应。

  如今,明港镇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风险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持续提升。“1365”机制让这片土地的平安底色愈发鲜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