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南阳讯(河南法治报记者 王海锋 通讯员 全晓宇)8月25日,淅川县法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王平在九重法庭调研期间,成功调解两起民事纠纷案件,为法庭干警上了一堂生动的调解示范课。
其中一起为承揽合同纠纷。2018年6月,被告蒙某因承接某饮水项目,联系原告王某进行水电施工。王某按蒙某要求完成施工,劳务费共计9万余元,但蒙某在工程结束后仍欠2.4万余元未付。王某多次催要无果,遂诉至法院。另一起为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纠纷。2025年3月,被告薛某在某饭店就餐,点菜时与厨师发生口角并欲动手,店主张某上前阻拦,被薛某误伤倒地。后因赔偿问题协商未果,张某将薛某诉至法院。
当日上午,王平在九重法庭调研时,恰遇办案人员正对两起案件的当事人进行调解。在了解案情后,王平主动介入,分别与双方耐心沟通。
在调解王某诉蒙某一案时,王平既用通俗语言解释承揽合同的法律规定,明确权利义务,又从邻里和谐、诚信履约角度劝导双方换位思考。通过释法明理,逐渐化解了双方对立情绪。最终,蒙某认识到自身错误及违约严重性,当庭一次性结清欠款,原告表示同意,案件成功调解。
在调解张某诉薛某一案时,王平敏锐察觉到矛盾源于酒后冲动,具备良好调解基础。他调查纠纷原因和经过,听取双方意见,提出多种方案并分析利弊。最终,经王平释法答疑,薛某愿意赔偿张某1.4万元,张某予以谅解,双方握手言和,实现案结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