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法治报记者 朱广亚 通讯员 韩秀丽
8月29日,河南法治报记者深入安阳市龙安区文昌大道街道办事处物探社区,实地感受“燕利帮帮团”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彰显的温暖力量。
面对辖区主体多元、治理力量有限的挑战,物探社区坚持党建引领,于今年1月创新组建由58人组成的“燕利帮帮团”,探索出一条“组织化凝聚、规范化运行、联动化增效”的基层治理新路径。“燕利帮帮团”链接社会优质资源,紧盯群众急难愁盼,通过聚焦群众生活的点线面,从细微处入手,延伸服务触角,通过解决一桩桩小事,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感,也为基层社会治理注入了新活力。
信任筑基:
从单打独斗到群雁齐飞
2024年年底,某小区居民因地下室漏水与物业产生纠纷。物探社区党支部书记燕利多次现场勘查并耐心调解,最终圆满化解纠纷。燕利敏感地认识到,基层治理不能仅靠社区干部“单打独斗”,还需要凝聚群众中有名望和热情的身边人。
今年1月,物探社区面向党员、退役军人、专业人士和热心业主进行招募,聚集了“社区能人”冯爱利、“调解能手”孙才有、“维修达人”郭学新等有特长的群众,组建成立“燕利帮帮团”。
规范运行:
制度护航暖心服务
“燕利帮帮团”定下“三有”原则:有求必应,紧急类需求24小时内响应,维修组30分钟内到场处置;有诺必践,疏通管道、维修家电等高频需求48小时内办结;有章可循,推出“亲情服务卡”,为群众发放到位。
“燕利帮帮团”还制定了行为规则,明晰4项工作制度,确保服务规范、响应高效。
物探社区通过每季度表彰星级志愿者,联动医院提供免费体检600人次,为“燕利帮帮团”发挥作用打好坚实基础。
联动增效:
五步工作法啃下“硬骨头”
物探社区将“燕利帮帮团”成员嵌入5个社区网格担任兼职网格员,形成“党建+网格+帮帮团”基础架构,确保“小事网格解、大事合力办”。
针对一些矛盾纠纷,“燕利帮帮团”成员联动律师、心理咨询师等专业力量,依照“一说、二辩、三调、四和、五定”五步工作法调解纠纷,今年先后化解各类矛盾纠纷76起。网格内解决不了的“硬骨头”,则由网格长上报街道联动解决。
为民初心:
小服务点燃城市烟火气
从每月坚持开展“敲门行动”,看望独居老人、残疾人,帮他们做家务拉家常,为38户独居老人代购药品、为12名残疾人检修无障碍设施,到60余名业主自发响应参与环境整治、自带工具清理绿化带,再到居民自编自演豫剧《邻里情》,“燕利帮帮团”从解决小事到带动居民参与社区治理,居民不再是旁观者,而是最有力的参与者。“燕利帮帮团”成立以来,已累计开展服务66次,化解纠纷76起。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壮大‘燕利帮帮团’的力量,依靠身边人解决身边事,深化多元协同,聚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幸福家园。”燕利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