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2
星期日
当前报纸名称:河南法制报

忠诚担当心心相印

日期:08-29
字号:
版面:06版:七夕·政法干警爱的告白       上一篇    下一篇

  A

  他守高墙助重生

  她护街巷保平安

  □河南法治报记者 董景娅

  张强胜(丈夫):省绿城监狱八监区分监区长、二级警长

  蔡艳红(妻子):郑州市公安局金水分局国基路派出所二级警长

  “张叔,菜篮子挺沉的,我帮你提吧。”“李姐,昨天反映的问题,物业今天就会处理。”每天6时,郑州市金水区21世纪社区的巷弄刚泛起微光,社区民警蔡艳红已穿着警服走在石板路上,热情地和居民打招呼。

  同一时间,在省绿城监狱,民警张强胜正拿着谈心笔记本走向监区,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着“罪犯王某近期情绪波动,需重点关注”“90后罪犯小吴对技能培训有抵触,计划下周单独沟通”等信息。这对双警夫妻的一天,在“高墙内”与“街巷间”的平行时空里,同步开启。

  从事罪犯管理改造工作以来,张强胜的办公桌上总放着厚厚的谈心笔记本,上面记录着近百名罪犯的家庭情况、心理状态、改造进度。“每名罪犯背后都有故事,不能只看他们的‘罪’,还要看到他们‘改’的可能。”去年冬天,他发现罪犯老周总躲着别人,细问才知,老周担心家里的白菜没人收,十分惆怅。张强胜便联系老周所在村的村干部,协调村民帮忙收割,还拍了视频给老周看。如今,老周成了监区里的改造积极分子,还主动帮其他罪犯疏导情绪。

  21世纪社区多为老旧小区,人口多、楼房密等特点让治安管理难度陡增。2014年,蔡艳红刚到社区时,就把家从原来的住处搬到了社区警务室旁边的宿舍:“住得近,居民有事找我就方便了。”多年来,蔡艳红累计化解邻里纠纷400余起,挂在警务室墙上的锦旗,每一面都记录着她与群众的暖心故事。

  “今天加班到几点?我把汤放在保温壶里,你回家就能喝。”8月27日傍晚6时,张强胜给蔡艳红发去微信消息,此时他刚结束一天的工作,正在厨房里忙碌。双警家庭的日子,总在“错位”中透着温暖——蔡艳红值外勤时,张强胜辅导孩子写作业;张强胜值夜班时,蔡艳红会在睡前给他发一段孩子的小视频,并配文“家里都好,放心”。

  他们很少有时间一起逛公园、看电影,就连结婚纪念日,也常常是“他在监区值班,我在社区巡逻”,但两人都懂彼此的不易。“你守高墙,我护街巷,我们都在守护平安。”这是张强胜和蔡艳红常说的话。他们的爱情,没有花前月下的缠绵,却在各自的岗位上彼此呼应;他们的小家,没有太多团聚的时光,却把温暖化作了守护大家的力量。

  B

  从校服到警服

  从青春到永恒

  □河南法治报记者 董景娅

  张浩(丈夫):省豫北监狱教育改造科副科长、三级警长

  杜芸辉(妻子):省女子监狱教育监区管教干事、三级警长

  8月25日晚上7时30分,张浩结束一场紧急的罪犯心理干预,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推开门,他发现杜芸辉正伏在茶几前,眉头微蹙,手中拿着笔在纸上勾画,时而停顿思考,时而奋笔疾书。

  “在写什么?”张浩轻声问,顺手给杜芸辉倒了杯温水。

  杜芸辉抬起头,揉了揉酸胀的脖颈说:“有名罪犯写了篇心得体会,虽然字迹歪歪扭扭,但能看出她真的在反思。我想今晚把评语写好,明天一早好好和她聊聊。”

  张浩在杜芸辉身旁坐下,想起白天罪犯刘某找自己的事儿。“你上次教我的‘共情疏导法’真管用,刘某今天主动找我,说要好好接受改造,争取早日回家。”

  杜芸辉眼睛一亮:“真的?我们监区也有类似案例,一名因诈骗入狱的年轻女孩,起初对教育课很抵触,后来我让她给家人写信,她边写边哭,现在成了学习小组的积极分子。”

  两人相视一笑,疲惫一扫而空。他们的对话没有风花雪月,却充满了对职业的执着与对彼此的支持。

  从校园里的并肩而行,到高墙内的携手坚守,张浩、杜芸辉的故事,是一场爱情与使命的双重奔赴。2016年,在亲友的祝福中,相恋多年的他们结婚了。领结婚证那天,两人约定:“待两人都穿上了警服,再补拍婚纱照。”

  2018年,张浩通过公务员考试,入职省豫北监狱,穿上了警服,实现了愿望。2022年,杜芸辉辞去高校教师的工作,考入省女子监狱,和张浩一起并肩战斗。

  双警家庭的生活,注定聚少离多。以前周末“说走就走”的旅行变成了“轮流在家”的深夜交谈。“今天,我们监区的王大姐哭着说想重新做人。”“你们个别谈话的方法,还真挺管用……”几年来,两人通过“交换故事”传递力量,在彼此缺席的日子里,用理解支撑起共同的信仰。

  时光来到2025年,女儿咿呀学语,夫妻俩继续坚守岗位。张浩常对杜芸辉说:“咱们的坚守,就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从校服到警服,从青涩到成熟,他们的故事没有惊天动地,却如涓涓细流,浸润着高墙内外。

  C

  一起干喜欢的事

  一起成更好的人

  □河南法治报记者 董景娅

  张晨光(丈夫):省周口监狱入监教育监区分监区长

  崔文杰(妻子):周口市中级法院执行局法官

  “你是点亮我生命的一束光,是我勇毅前行的坚定支撑和能量源泉……”七夕之际,张晨光向崔文杰深情告白。这对特殊的“战友与伴侣”,用工作中的专业协作与生活里的相互滋养,书写了一段跨越警法战线的爱情故事。

  “得知她所在的市中级法院将组织干警来监狱开展警示教育,我第一时间申请担任讲解员。”回忆起去年那次特殊的工作交集,张晨光的眼神里仍透着兴奋。活动当天,张晨光带领法院干警参观监区建设情况、罪犯教育改造现场,以娴熟的业务能力结合真实案例讲解刑罚执行流程。在警示教育讲座的交流环节,他与崔文杰及其他法院干警围绕“刑罚执行与法院执行工作交叉赋能”展开深入探讨,提出建立涉狱案件信息共享机制等建议。“那次交流让我看到了监狱工作的专业性,也感受到了他对法治事业的热忱。”崔文杰回忆说。

  工作中是并肩前行的战友,生活上则是相互扶持的依靠。张晨光是理工类专业出身,在工作中遇到法律问题时,需要专业指导。“每次遇到法律问题,只要给她打电话,总能得到解答。”张晨光笑着说,崔文杰就像他的“移动法律知识库”,让他在工作中更有底气。

  “他的正义感,总能在关键时刻感染我。”崔文杰回忆说。去年夏天,两人在公园里散步时,两名年轻妈妈因孩子推搡发生争执,眼看就要动手,张晨光立即上前劝解,从家长责任、孩子教育等角度耐心沟通,最终化解了矛盾。还有一次,在饭店用餐时,外卖小哥因赶时间蹭到别人引发冲突,张晨光主动上前协调,促成外卖小哥真诚道歉,避免了事态升级。

  “每次看到他挺身而出,我都更深刻地理解了‘人民警察为人民’的含义。”妻子的肯定,也让张晨光感受到强烈的职业价值感。“这些平凡小事,让我们更加坚信,正义与温暖需要每个人用行动去守护。未来,我们会继续携手,在各自的岗位上坚守初心,也在生活中相互滋养,一起成为更好的人。”崔文杰的话语里,满是对未来的期许。

  (本版图片均为受访者供图)

  编后

  这些政法干警夫妻既是伴侣,更是战友。七夕之际,我们记录下他们的故事,看到的不仅是相濡以沫的温情,还是并肩作战的坚守。他们或许因值班错过烛光晚餐,却能在执行任务时默契相视;他们或许无暇朝夕相伴,却在法治建设的征程中同心前行。正是千千万万个这样的“小家”,用双倍的付出守护着万家灯火,用理解与支持诠释着政法干警的忠诚与担当。

  致敬所有在政法系统并肩前行的夫妻,你们的浪漫,绽放在捍卫公平正义的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