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2
星期日
当前报纸名称:河南法制报

琴瑟和鸣相知相守

日期:08-29
字号:
版面:04版:七夕·政法干警爱的告白       上一篇    下一篇

  A

  他们总用细节传递温暖

  □河南法治报记者 吴倩 通讯员 赛艳 付仪洁

  七夕佳节,当浪漫与坚守相遇,新郑市检察院第四检察部主任霍晓莉与丈夫耿军峰的故事,诠释了双干警家庭独有的温情。

  曾在刑事检察岗位深耕多年的霍晓莉,是同事眼中的“刑案攻坚手”。面对复杂的刑事案件,她通宵梳理证据链、反复研判法律适用,先后获评“十佳业务能手”“业务标兵”等荣誉称号。

  她的丈夫耿军峰是郑州市公安局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分局八千派出所的民警,常年奋战在治安防控一线。无论是深夜出警处置突发事件,还是节假日值守巡逻,耿军峰始终坚守岗位,曾因出色完成专项任务获个人二等功,用藏蓝青筑牢平安防线。

  工作中,两人是为守护平安并肩作战的“战友”;生活里,两人是彼此依靠的伴侣。两人虽常因值班、加班很少见面,却总用细节传递温暖:霍晓莉会提前在耿军峰的警服口袋里放好降压药,耿军峰则会在霍晓莉熬夜办案后默默准备好一碗热粥。如今,他们的一儿一女健康成长,女儿会骄傲地向同学展示父母获得的荣誉证书,儿子总说“长大后也要像爸妈一样保护大家”。

  这对干警夫妻,以责任守护着万家灯火,用陪伴书写着法治浪漫,让平安与幸福在家庭中静静流淌。

  B

  同一个单位却难得见面

  □河南法治报记者 吴倩 通讯员 许泷允

  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郑州片区检察院(以下简称自贸区检察院)里有这样一对夫妻,丈夫李序龙是综合业务部主任,理性冷静、谦和热情;妻子许朝霞在政治部工作,温暖知性、细腻柔情。他们一个在综合管理岗位上兢兢业业,一个在队伍建设工作中默默奉献,共同为检察事业奉献着智慧和热情,也一起经营着温馨的家庭。

  每天清晨,他们一起送双胞胎儿子添添和芃芃去幼儿园,而后并肩走进自贸区检察院。虽在同一个单位,夫妻俩却常因工作繁忙难得见面。李序龙专注管理协调和上传下达,许朝霞则忙于队伍建设和品牌创建。偶尔在走廊相遇,一个眼神、一句叮嘱,便是他们日常繁忙工作中最温暖的交流。

  下班后,李序龙时常给孩子们讲故事,跟孩子们一起做游戏,许朝霞则用耐心沟通化解两个小朋友之间的小摩擦。孩子们在爱意里健康、快乐地茁壮成长,他们的家庭充满了理解、包容与温馨。

  今年七夕前夕,两人又不约而同地加班。李序龙忙着复盘综合业务部当天的整体工作,许朝霞紧张筹备着次日的干警座谈会。结束了一天的忙碌工作,回家路上,李序龙从包里拿出许朝霞最爱的巧克力:“七夕礼物,双手奉上。”许朝霞则笑着递上护手霜:“谢谢,我记得你上次说手干。”两人相视一笑,尽是默契。

  对于政法干警而言,最动人的浪漫不是甜言蜜语,而是“我懂你的坚守,你知我的付出”。这也是许许多多共同奋斗在政法战线上的夫妻的缩影。他们更容易理解彼此、包容彼此,更愿意付出,更懂得倾听。他们用责任守护公平,也用爱意守护家庭。

  铁肩担道义,心中藏柔情。在维护一方平安幸福的路上,唯有沉甸甸的检察事业与充满爱的家庭不可辜负。

  C

  最浪漫的事是彼此鼓励

  □河南法治报记者 吴倩 通讯员 孙海龙

  在灵宝市,有这样一对夫妻:妻子赵姣姣是灵宝市检察院的一名干警,丈夫建烁在灵宝市委办公室工作。他们既是生活中的伴侣,也是事业上的同行者。

  赵姣姣负责检察宣传工作,她巧妙地将《道德经》的智慧融入法治传播中,用一个个案件、一段段检察故事,把严肃的法律条文讲得有声有色,深入人心。她说:“法治不应该是冷冰冰的,它也可以有温度、有故事。”丈夫建烁虽然不在政法一线,却始终用实际行动默默支持着妻子的工作。建烁不仅是家里的“贤内助”,把家庭打理得井井有条,还是赵姣姣文稿的第一读者,经常帮忙润色材料、出谋划策。建烁笑称自己是“十佳检属”,言语间都是对妻子事业的自豪。

  他们很少说甜言蜜语,却把浪漫藏进了每一天的陪伴与支持里。一个伏案写稿,一个默默陪伴;一个外出普法,一个在家带娃。他们的大女儿柠檬爱好朗诵和历史,常常在家庭晚会中表演节目,逗赵姣姣和建烁开心;小女儿橙子刚满一岁半,在这样温馨与充满法治气息的家庭中咿呀学语、茁壮成长。

  爱可以轰轰烈烈,也可以静水流深。对赵姣姣和建烁来说,最浪漫的事,是彼此鼓励、共同成长,把对法治的信仰融入平凡生活的每一天。一路走来,他们用理解铺路,以法治护航,在平安的路上,走得踏实而温暖。

  D

  同频共振 照亮彼此

  □郑州市管城回族区检察院政治部副主任 赵丹/口述

  河南法治报记者 吴倩 通讯员 乔一闻/整理

  我和爱人是检察系统里的双干警夫妻,我在政工部门工作,爱人季广兵是中牟县检察院第四检察部主任,奋战在检察一线。我俩虽然不在同一个单位,却因“检察”二字,把工作与生活拧成同频共振的弦,奏出独属于我们的浪漫乐章。

  还记得一天晚上,爱人刚结束一起案件的审查,又赶着撰写典型案例,要把办案中守护民生的细节完整呈现出来。我端着果盘走进房间时,他正对着电脑屏幕蹙眉思索,指尖偶尔在键盘上敲几下,又停下来翻看摊在一旁的材料——纸张边缘已经被反复摩挲得有些发毛,密密麻麻的批注里藏着他对细节的较真。我轻轻地说:“身体要紧,先歇会儿吧。”他抬起头时,眼底还带着几分未从案情里抽离的专注,见我站在灯影里,又立刻弯起嘴角。那一刻,窗外的星光把这一刻衬得格外温柔。

  我的工作常常需要撰写各类宣传材料、总结报告,有时盯着空白文档,我总觉得文字少了点烟火气。每当这时,他就成了我的特殊听众。我会絮絮叨叨地讲自己的困惑:“这一段太抽象了,一点儿都不实……”他不会直接给我提建议,而是慢慢讲起自己办案时的一些民生细节。这些带着温度的话总能帮我拨开迷雾,找到更接地气的书写角度。

  我们的约会地点很少是电影院或餐厅,更多时候是下班后两人边散步边聊天,他聊案件里的百姓故事,我讲材料里的思维亮点。也许我们的爱情太“检察风”,可我知道,这份“同频共振,照亮彼此”的默契,就是最动人的浪漫——无关浮华,只关初心与相守。

  E

  案卷为媒 携手同行

  □新密市检察院第一检察部干警 陈佳琪/口述

  河南法治报记者 吴倩/整理

  去年腊月二十七的中午,我匆匆推开火锅店的门,在朦胧的水蒸气中看见他独自坐着。桌上的火锅已经煮沸,红白汤底咕嘟冒着泡,四周摆满了未动的菜品。“实在对不起,那个案子……”我话音未落,他已经起身:“先涮肉,肥牛卷都快塌了。”他笑着调整火候大小,氤氲蒸气中,我看见他衣服上凝结着水珠。这便是我和爱人郑科扬第一次见面,他从上午11点半等到下午近1点,却一句抱怨都没有。就这样,我们在毛肚和黄喉的沉浮间,开始了这段注定与众不同的感情。

  他是新密市公安局刑侦大队民警。我们一起去看电影《第二十条》,散场后在电影院门口站了许久。最后他憋出一句:“你们退查的时候,能不能别写那么长的补充侦查提纲?”

  我瞪他一眼,打趣道:“那你报送案卷时,能不能把证据整理得清楚点?”说完我们都笑了,冬夜的寒气里,两颗心却靠得格外近。

  刑检人与刑侦人的相遇,注定要牺牲掉一部分家庭生活,新房装修只能交给父母负责。我们一起去选家具那天,才突然有了已经成家的实感。“这就是我们的风格。”他笑着说,“一半严肃,一半温暖。”

  假期期间,他总是要出一级勤务;本来计划好周末出行,来个紧急警情,他就必须立刻归队……我们的爱情没有太多花前月下,却有无数颗陪着我们并肩作战的星星;我们不能经常像普通情侣那样逛街看电影,但每次眼神交汇时的心领神会,都是专属于我们的浪漫。

  守护正义的路上,我们以案卷为媒,携手同行;烟火人间,我们以理解作舟,共度一生。这大概就是属于法律工作者最极致的浪漫。

  (本版图片均为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