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3
星期一
当前报纸名称:河南法制报

一份检察建议 守护未成年工合法权益

日期:08-28
字号:
版面:11版:法治广角       上一篇    下一篇

  □河南法治报记者 朱广亚 通讯员 闫竹 张雅萱

  “以前我只知道满16岁就能合法打工了,通过他们办理的这个案件,我才知道原来不满18周岁的打工人在法律上叫未成年工,还会受到特殊保护,这个案件办得不错……”8月27日,全国人大代表、微光书苑创办人、内黄县李石村村民李翠利告诉河南法治报记者。

  2024年12月,内黄县检察院在办理一起未成年人案件时,落实宽严相济,拟对犯罪情节较轻的当事人小甲作相对不起诉处理。但在该案审查过程中,该院未检检察官暴晓波还发现:小甲因家庭贫困,年满16周岁后便长期在本县及外地不同行业务工,每日工作时长远超8小时,且用人单位从未给其安排过体检。这一细节,让她敏锐地意识到背后可能隐藏的风险隐患。

  为深入了解未成年工状况,2025年2月,该院通过发放调查问卷、联合公安机关调查走访等形式,对县域内未成年工密集行业的10余家用人单位进行摸排,发现30余名未成年工普遍存在每日工作超时、未持证上岗、未进行定期体检等问题,而相关主管部门疏于有效监管,致使不特定未成年工合法权益受到侵害。

  检察官发现,这个特定领域的特殊保护条款长期沉睡现象,其背后则是法律认知盲区,而非一家或几家部门可以彻底解决。如何更好地拟定检察建议书,才能在规范之余释放协同保护未成年人的深切用意?如何有效送达,才能让主管部门高度重视并积极主动地依法全面履职?这些都是摆在暴晓波面前的问题。

  2025年3月,检察官针对本案多方征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人民监督员的意见建议,重点听取来自教育、妇联等与未成年人接触密切的代表声音,与县总工会召开联席会两次,专项研究本案检察建议书的修改完善。最终于4月22日,该院在代表委员等人见证下,向相关主管部门进行了公开宣告送达。送达现场,检察机关和行政机关还就未成年人“六大保护”协同发力展开了深入交流探讨。

  6月19日,行政机关采取系列查摆整改措施,督促县域内未成年工用人单位补办登记102人,对未整改到位的给予相应行政处罚。同时,该院督促其建章立制,出台《关于未成年工特殊保护工作机制》,进一步明晰权责,切实维护未成年工合法权益。

  近日,该院联合行政机关、青工委等,到未成年工用工密集场所进行调查回访,以回头看确保见实效。同时,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多维度的未成年工权益普法宣传,对重点人群发放维权指南1000余份,确保未成年工权益保护工作取得长效,让未成年工感受到协同保护的力度和暖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