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3
星期一
当前报纸名称:河南法制报

动真碰硬规范涉企行政执法

日期:08-28
字号:
版面:07版:平安焦作       上一篇    下一篇

  □河南法治报记者 刘俊华 通讯员 吴永红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及河南省关于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的部署要求,焦作市坚持问题导向、注重实效,通过创新机制、闭环整改、柔性监管三维发力,推动规范专项行动从落地向见效深化,为优化营商环境注入强劲动能。截至目前,该市已纠正涉企违规执法行为250件,运用行政执法“四张清单”办理案件1.3万余件,为企业减免费用超500万元,以实实在在的举措减轻企业负担,有效激发市场活力。

  高位谋划建机制

  协同联动破难题

  专项行动启动之初,焦作市便以“顶层设计”率先破局,在全省范围内制订并印发《焦作市关于开展整治违规异地执法、趋利性执法以及“四乱”问题的实施方案》。国务院办公厅及省政府办公厅相关方案发布后,焦作市委书记李亦博第一时间作出批示,要求结合本市实际抓好贯彻落实。该市随即印发补充通知,进一步细化目标任务、实施步骤与责任分工,为专项行动划定“路线图”。

  为凝聚推进合力,焦作市创新建立市、县两级司法行政机关与同级纪委监委派驻纪检监察组“双专班”联动机制,将规范涉企行政执法、涉企行政检查、营商环境领域执法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整治三项工作统筹推进,形成“司法行政主抓、纪检监察监督”的双轮驱动格局。同时,该市聚焦交通运输、市场监管等执法量大、涉企高频、关系民生的重点领域,采取“四不两直”方式对全市11个县(市、区)开展多轮明察暗访,随机抽取9个重点领域案卷集中评查,累计发现并反馈各类问题32个。对推进工作缓慢的修武县及时开展约谈提醒,对自查不深入的执法部门进行全市通报,确保问题查摆不走过场、不留死角。

  全链闭环查整改

  动真碰硬促规范

  “既要把问题找出来,也要把漏洞堵上。”焦作市司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为实现问题查改“全闭环”,该市首先构建多部门信息共享机制——全面打通法院、检察院、政府办、信访局之间的数据壁垒,实现行政诉讼败诉案件、行政复议纠错案件、检察监督线索、12345热线及信访反映的涉企执法问题一站式归集、过筛、研判、分流,大幅提升了线索发现与处置效率。

  在此基础上,焦作市通过“执法部门自查+多渠道线索征集+案卷集中抽查+暗访督导”四维协同发力,组织人员走访企业600余家,累计抽查案卷1036件,在深挖问题根源后分门别类建立192件涉企执法问题台账。针对台账所列问题,实行“立行立改+限期整改”双轨推进机制,明确责任主体、整改时限与具体措施,推动问题真改实改。目前,全市纠正涉企违规执法250件,移交执法问题线索34条。针对企业反映强烈的“检查频次高、多头检查”等问题,该市要求各执法单位原则上每年对同一市场主体检查不超过一次,检查结果一个月内实现系统内互认;同时强力推行跨部门综合监管,今年以来,创建部门联合抽查计划671项,联合抽查计划占比从2024年的32.1%提升至53.2%。

  各县(市、区)也纷纷推出特色举措:武陟县推行“企业宁静日”制度,宁静日内无特殊情况不得开展入企检查;温县出台《全面推行“综合查一次”制度实施方案》,整合38项检查事项;修武县制定《规范入企检查优化营商环境“十条禁令”》,严格落实入企检查报备制;沁阳市探索“一表通查”,将入企检查次数减少50%,真正实现进一次门、查多样事,切实为企业松绑减扰。

  焦作市始终坚持“严”的基调,对问题突出、整改不力的单位和个人依规依纪依法追责,累计发出执法监督意见书(通报)49份,曝光违反法定程序、同类案件不同罚等典型案例5件,并对13个单位的20名执法人员启动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同时,探索制定执法人员尽职免责工作指引,为敢于担当、积极作为的执法人员解除后顾之忧,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柔性监管有温度

  营商环境再升级

  “执法不是一罚了之,而是要让企业知法、懂法、合规经营。”焦作市在专项行动中始终坚持审慎监管、柔性执法的理念,构建“前端防未病、中端给空间、后端减负担”的全周期监管模式,让执法既有力度又有温度。

  前端聚焦“防未病”,积极引导执法部门将行政指导融入执法全过程,为企业梳理法律风险点,让行政相对人清晰知晓违法后果。设立“许可证闹钟”系统,全面推行证照到期提醒机制,组织11个县(市、区)和18家市直单位梳理并纳入提醒事项407项。此前,在一起职业打假人投诉案件中,某企业因未及时变更食品生产许可类别面临处罚,市司法局指导市场监管部门在企业改正后作出依法不予处罚决定,并以此为契机调研全市同类案件,推动建立许可变更提醒机制,实现“办理一案,规范一类”的效果。

  中端注重“给空间”,深化行政执法观察期制度,引导经营主体在整改期内主动纠错。此前,某公司因发展需要在部分加油站所在公路增设平面交叉道口,却被交通运输部门随意处罚,问题经市政府督办仍未妥善解决。市司法局主动介入,向5个县(市)发出《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工作提示函》,最终推动3个县(市)交通运输部门自行纠正案件6件,为企业挽回损失13万余元。

  后端着力“减负担”,全面落实行政执法“四张清单”制度,大力推行轻微违法“首违不罚”。今年以来,全市运用“四张清单”办理案件1.3万余件,为企业减免费用超500万元。同时,建立“四书同达”信用修复机制,在全市推行“处罚—告知—修复”全流程管理,引导受处罚经营主体履行义务、及时纠正失信行为,助力企业重建信用、轻装上阵。

  据介绍,焦作市将持续巩固专项行动成果,不断优化涉企执法方式,以精准的举措、优质的服务,为企业发展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助力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