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3
星期一
当前报纸名称:河南法制报

法治护航古村落 书写善治新篇章

日期:08-28
字号:
版面:04版:法治综合       上一篇    下一篇

  □河南法治报记者 何永刚 通讯员 张晓伦

  在鲁山县梁洼镇,一座承载着红色记忆与古韵风华的村落熠熠生辉。作为中国传统村落、全国文明村镇,鹁鸽吴村既有鹁鸽崖的苍劲风骨、明清老宅的岁月沉淀,更有法治与文明交织共生的生动实践。从曾经的矛盾纠纷多发村,到如今的河南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这座古村以党建引领、法治筑基、德法兼治的路径,走出了一条传统村落现代化治理的特色之路。

  深耕法治沃土

  普法融入古村肌理

  “墙上有漫画,耳边有快板,学法就像逛庙会一样有趣!”村民口中的变化,源于鹁鸽吴村打造的立体化普法矩阵。“法治文化一条街”上,明清建筑的墙面、廊道被巧妙利用,法治典故、村规民约漫画与普法三字经相映成趣,让古老村落的青砖黛瓦间透着法治微光。

  村“两委”始终将法治宣传教育摆在突出位置,精准对接村民需求,聚焦宪法、民法典、土地管理法、《平顶山市传统村落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把反诈、安全生产、环境环保等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知识,转化为三句半、快板等接地气的形式。在该村,每逢传统节日、庙会,法治文艺汇演就准时开演;法律顾问每月定期“坐诊”;全年多次开展“法律明白人”培训、法治讲座,普法融入古村肌理,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理念深入人心。

  这种浸润式普法培育出一批骨干力量,“法律明白人”廖凤就是典型代表。她积极参与人民调解、法治宣传,相关事迹被《法治日报》《平顶山女性》等媒体报道。

  融合古韵新章

  法治为发展注入动能

  保护古村不是守旧,是用法治留住乡愁,引来发展活水,这是该村的治理智慧。

  该村将《平顶山市传统村落保护条例》列为普法重点,制定《鹁鸽吴村物质文化保护制度》,引导村民自觉守护100多处明清老宅和百年古树,让每一处古建筑都成为活的法治教育馆。

  在该村的文旅发展中,法治元素被巧妙嵌入。游客服务中心、民宿、特色商铺里的法治宣传角,法治文化研学游路线上的沉浸式体验,让游客在欣赏风光时,同步感受法治力量。这种“普法+文旅”的模式,既守护了古村风貌,又激活了发展动能。近年来,该村接待游客量稳步增长,实现了保护与发展双赢。

  深化依法治理

  绘就乡村振兴善治图景

  “村里的事大家商量着办、按规矩办,就没有解不开的结。”村民对村规民约的认同,道出了治理的关键。

  该村村规民约涵盖土地流转、婚丧嫁娶等12类38项内容,是村里的“小宪法”,经村民代表大会全票通过后,与“四议两公开”制度共同构成治理基石。

  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主动作为,将法治精神融入乡风文明,推动移风易俗落地生根。该村“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的文明做法在全市推广,成为全国文明村镇创建中的亮眼实践。

  村民“家门口”调解室里,“法律顾问+法律明白人+五老人员”组成的队伍,灵活运用“三三”工作机制化解矛盾。村“两委”成员带头尊法学法,每季度学法不少于4次,村民代表每季度学法不少于两次。

  如今的鹁鸽吴村,青砖灰瓦间法治新风拂面,古巷深院里邻里和睦相融。这座古村正以法治为笔,在乡村振兴的画卷上,继续书写古韵与新风交织的善治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