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法治报记者 吴倩 通讯员 王丽婷 胡倩倩
“检察官的表情是需要严肃点儿,但也不能给人冷冰冰的感觉,要透着亲和力才好……”8月7日,在普法情景剧《李大头之心动陷阱》的拍摄现场,导演耐心指导演员演戏。这是许昌市魏都区检察院趣味普法“三个诸葛亮”创作团队的第九部系列普法剧。
2023年5月以来,该院积极探索打造“三个诸葛亮”新媒体普法平台,以系列普法剧为主要内容开展普法宣传,不但增强了法治宣传效果,还有效助推了“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落实落地。
起步
——聚焦群众视角
近年来,基层普法工作受到普遍重视,但也面临着形式固化、触达有限、参与度低的困境。如何才能创作出接地气、聚人气、有活力的作品?该院一直在探索。
“诸葛亮治蜀期间,因爱民如子而备受蜀中百姓爱戴。既然工作室冠以‘诸葛亮’的名字,就应该从为民的角度选题,这也符合检察机关的属性。”该院政治部主任吴洁的话得到了团队成员的一致赞同。
方向定下来后,该院坚持“群众关注点在哪儿,作品选题就跟进到哪儿”的理念,以群众视角讲好检察故事,让群众从故事里学法条。针对频发的电信诈骗案件,“三个诸葛亮”创作团队策划推出李大头系列普法情景剧。
出圈
——对接文旅热点
熙熙攘攘的曹魏古城内,三国人物角色扮演受到诸多游客的青睐。近年来,许昌文旅频频出圈。“三个诸葛亮”创作团队主动联合文旅部门,将传统三国文化与“四大检察”相结合,打造“三国+检察”模式,借助动画形象将严肃的法律知识通俗化,实现了法治宣传与城市文旅流量共享,极大提升了普法覆盖面与渗透力。
“三个诸葛亮”创作团队创作的李大头系列普法情景剧、《漫“话”三国》原创动漫在许昌政法、法润许昌、许昌检察等官方微信公众号连载转发后,辐射至许昌市20余家单位。该团队作为许昌市司法局“塔式”普法的重要组成部分被省级媒体报道。
为落实“谁执法谁普法”工作责任制,该院与文旅部门紧密合作,共享线下普法活动资源,实现了线上线下“双线吸粉”。
“三个诸葛亮”创作团队成立两年多来,已创作各类作品30余部,受群众热捧。2024年,“三个诸葛亮”被评为河南省十佳检察文化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