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法治报记者 杨占伟 通讯员 梅倩
“他明明都答应了,说要开始还款了,现在又没音信了!”电话里,文某气急的声音几乎要刺破人的耳膜。这个电话,意味着当事人和解又一次失败了。息县法院执行局内,执行人员唐华叹了口气。整理好思绪后,他下定决心:一定要彻底解决这起旧案,真正实现案结事了。
身体残疾的文某艰难回忆起8年前那场事故。2017年,文某的儿子骑摩托车与同骑摩托车的卢某相撞,落水后不幸溺亡。遭受巨大打击的文某向息县法院起诉,要求卢某赔偿。法院依法审理该案后,判令卢某赔偿文某各项损失。
后因卢某拒不履行义务,文某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执行人员依法对卢某名下财产进行查控,但卢某名下并无财产,人也不见踪迹,该案被依法终结本次执行程序。2024年,执行人员查到了被执行人卢某的联系方式,多次与卢某沟通协调。在电话里,卢某同意向文某支付赔偿款8万元。但到了约定的支付时间,卢某拒绝履行义务,案件再次陷入僵局。
经过多方打听,执行人员得知卢某在新疆某市。在当地法院和公安机关的配合下,执行人员终于找到了卢某,但卢某及其妻子情绪激动,极力抗拒执行。执行人员释法无果后,依法将卢某带至当地法院。
随后,唐华多次向卢某释法明理,告知其拒不履行义务的法律后果,并向其说明申请人文某丧子后面临的生活困境。卢某的态度渐渐缓和下来。8月20日,卢某表示愿意履行义务,并通过儿子向文某支付了赔偿款,案件成功执结。
这起“硬骨头”案的执结,离不开“死磕派”执行人员夜以继日的奋战。他们在众多信息中找出线索,尝试以各种方法解决问题,只为不辜负当事人的殷殷期盼,捍卫当事人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