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录取后,他第一个电话打给检察官
日期:08-26
□河南法治报记者 杨占伟
“秀兰姐姐,我考上理想中的大学了,第一个电话就打给你。”8月22日,小强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后,第一时间与固始县检察院未检检察官张秀兰分享自己的喜悦。
“真替你高兴,相信你一定能实现自己的梦想。”张秀兰祝贺他。这个曾因一时冲动涉罪的少年,在多方帮教下,以优异的高考成绩开启了人生新篇章。
小强原是固始县某中学的一名学生。2024年9月,他因涉嫌寻衅滋事罪被移送到固始县检察院审查起诉。“小强在学校的表现还可以,寻衅滋事完全是出于讲哥们儿义气。”办案检察官开展社会调查时,小强的班主任说。
“我错了,现在非常后悔。明年我就要高考了,希望你们能给我一次机会……”案发后,小强恳切地对办案检察官说。
办案检察官张秀兰对小强的家庭、成长环境及在校表现等开展社会调查,了解到小强平时表现良好,系初犯、偶犯,案发后积极赔偿被害人并获得被害人谅解,且到案后认罪悔罪态度诚恳。“他正值人生中的关键节点,不该因一次过错就被按下人生暂停键。”张秀兰说。
2024年11月,固始县检察院依法拟对小强作出不起诉决定,并确定考验期为6个月。为了让小强在考验期内既接受教育矫治,又不耽误学业,检察机关联合学校、家庭、社工组织,为其量身定制帮教方案。检察官定期与小强沟通谈心,并对他进行法治教育,帮助他调整备考心态、规划复习节奏,以积极状态迎战高考。社工机构定期为他上心理疏导课,还安排他参与志愿服务,在奉献中重塑价值观。学校老师重点关注其学习、思想波动情况和心理状态。父母增加陪伴时间,每天耐心听小强讲心里话。
6个月的考验期里,小强用实际行动践行着改过自新的承诺。他主动断绝不良交往,将全部精力投入学习。在多方合力下,小强的变化有目共睹,曾经浮躁的他变得沉稳专注,成绩也稳步提升。功夫不负有心人,今年,他顺利考上大学。
“我们通过‘司法+家庭+学校+社会’多元协作模式,为迷途少年铺就回归正途的道路。”据办案检察官介绍,今年5月,小强的考验期满后,该院召开听证会,充分听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监督员的意见,依法对小强作出不起诉决定,让他轻装上阵。
“拿到录取通知书后,我第一个告诉的就是检察官。”小强说,“我要牢记教训,走好人生每一步。”
如今,小强即将开启大学生活。那张录取通知书,不仅是他改过自新、努力学习的成果,更是司法温情护航成长的见证。正如张秀兰所说:“每个孩子都是一粒种子,只是花期不同,有的花一开始就灿烂绽放,有的花需要长时间等待。我们要做的,就是让每一朵青春之花都能在法治的阳光下找到属于自己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