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解矛盾
□河南法治报记者 张杰/文图
豫警名片
1993年参加公安工作的张永森,现任灵宝市拘留所所长。全国一级拘留所、集体二等功、连续40年以上安全无事故单位……这些荣誉的背后,是灵宝市拘留所全体人员的坚守与付出,也倾注着张永森大量的精力和心血。他抓班子、带队伍、强基础、保安全,以警法联动解纷争、三方联络聚合力、法理情联破难题为核心,创新“三联工作法”,总结出建机制、分层级、明靶向、聚合力“十二字工作法”,相继完成280人次的心理矫治,帮教63名问题青少年。因工作成绩突出,他先后荣立个人三等功两次,获嘉奖一次,被评为全省治安防控先进个人。
“三联工作法”解心结
有着多年公安工作经历的张永森,充分发挥善于发现问题、找准症结、精准治疗的优势,组织民警辅警认真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对每一个确定的化解对象,因人施策,从关心和帮助的角度出发,解开被拘留人员的心结。
被拘留人杨某因民事纠纷拒不履行法院判决被司法拘留,入所后拒绝与人交流。张永森得知情况后,便和管教民警一起制定针对性措施,多次与他推心置腹地谈话,慢慢打开其心结。原来杨某对自己被送进拘留所不理解,更担心自己拘留期间家中养殖的50余只羊无人照料。了解事情症结后,张永森一边向他详细解释法律规定,一边协调人员赶往70公里外的杨某家里,协调村干部帮忙转移和照顾羊群,还专门拍了视频让杨某放心。随后张永森又组织纠纷双方在拘留所见面,耐心劝解。看着老大哥一般的张永森,双方很快达成和解,杨某还一再嘱咐家人尽快凑齐赔偿款。出所后,杨某特意送来锦旗,表达对张永森和拘留所民警最朴素的感激之情。
这是张永森众多创新工作模式中最主要的矛盾纠纷化解方法——以警法联动解纷争、三方联络聚合力、法理情联破难题为核心的“三联工作法”。近年来,通过法院、司法、公安共同参与,他综合运用多种措施,有效保障在押人员的合法权益,共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30余起,真情帮扶60余人。
警灯长明忠诚永恒
2023年,灵宝市拘留所肩负起申报全国一级拘留所的重任,张永森以此为新起点,全面投入缜密的创建规划。然而,在此期间,多年的肺结节让他的身体发出严重警告。妻子拗不过他的拼劲儿,只能默默关心和监督。最后还是女儿担心病变,不由分说硬把他带到了上海进行手术。
手术后没多久,张永森便毅然返回单位。每天,他穿梭在监管场所和心理咨询室之间,与大家讨论工作细节,组建起7人专业心理矫治团队,并创新总结出建机制、分层级、明靶向、聚合力的“十二字工作法”。团队相继完成280人次的心理矫治,帮教63名问题青少年,构建起“评估—干预—跟踪”三位一体的心理矫治体系……
2024年,灵宝市拘留所顺利入围全国一级拘留所,“十二字工作法”也在全省监管系统得到大力推广。
荣获全国一级拘留所称号后,张永森没有丝毫懈怠,不断为全省拘留所规范化建设提供“灵宝方案”。灵宝市拘留所的硬件设施,尤其是监区的卫生间已明显落后。为改变现状,张永森多次与民警、在拘人员一起仔细查看、认真倾听,研究空间结构、上下水走向,查阅大量行业资料,并前往先进监所实地取经,最终决定将卫生间与床铺有效隔离。施工期间,他每日驻守现场,发现问题立即解决,高质量完成了卫生间改造。
为更好地保障人权,确保工作万无一失,张永森科学研判、精准细化:优化推行一站式收押模式,缩短收拘时间;简化环节,推动协同办公;提前做好收拘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通过一系列举措,送押收拘单人时长由原来的30分钟缩短至现在的15分钟。
岁月无声,警徽有痕。这位将荣誉视为鞭策的“老兵”,正如他办公室那盏常亮的台灯,照亮了新时代“枫桥经验”在监所的高质量实践,也映照出人民公安最动人的底色:平凡至伟,忠诚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