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3
星期一
当前报纸名称:河南法制报

“你们慢走”

日期:08-22
字号:
版面:05版:安阳政法       上一篇    下一篇

  □张长勇

  二十年前的一起赡养案件,至今仍清晰地印在我脑海里。那是我进入法院工作的第一年。

  一位耄耋之年的老人在女儿陪同下来到法庭。在调解室里坐下后,老人声音颤抖地说:“儿子不孝顺。二儿子晚上把我拉到村口大桥上不管了,我独自在桥上过了一夜。”老人越说越气,微弱的声音里满是委屈。

  原来,老人有三子一女,近两年身体每况愈下,原本子女们商量好轮流照顾,老人却因养老金的领取问题与二儿子产生矛盾。三儿子明确表示,如果二哥不赡养父亲,自己也不愿意负责。

  从法律角度看,案件并不复杂。但家庭纠纷中,法理与情感交织,如何修复破裂的家庭关系、化解亲人间的隔阂,才是真正的难题。

  第二天,我们法庭三人驱车前往村里。村干部介绍说,三个儿子都在本村居住,女儿嫁到隔壁村。他们以前也没有发生过大的家庭矛盾。此次纠纷的症结就在于老人的养老金被二儿子领取。二儿子声称钱都用于老人的日常开销,老人却坚持要自己掌管养老金。

  我们决定再去见见老人。远远地,我就看见一个模糊的身影坐在门口石条上,走近才发现,正是那位老人执意在大门口等候我们

  “大热天的,害你们来回跑。”

  “不碍事,我们开着车呢。”

  一边寒暄,我们一边搀扶老人进屋。

  “上次你们说可以让孩子们给赡养费,没人管就去养老院。但我回来后想了又想,还是不愿去养老院,你们能不能再帮我给孩子们说说?”

  那一刻,“你养我长大,我陪你变老”这句话在我心里翻涌。了解到老人的真实意愿后,我们联合镇矛盾调解中心、村委会再次组织调解,最终达成调解协议:四名子女轮流照顾老人,每月轮换一次。

  当我们准备离开时,老人努力地从椅子上站起来叮嘱:“你们慢走!”那一刻,一股暖流涌上我的心头。

  在平凡的岁月里,这些让人记挂的案件,构成了我职业生涯中最坚实的底色。总有一些人、一些事,让我不能忘怀。“如我在诉”,说到底就是让法官与当事人同心共情,在法律框架内寻求化解矛盾纠纷的最优解。这正是法官坚守的本分,用心用情用力办好每一起案件,让司法温暖可触可感、直抵人心。

  (作者系林州市法院合涧法庭庭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