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3
星期一
当前报纸名称:河南法制报

推进矛盾纠纷化解走深做实

日期:08-20
字号:
版面:06版:平安鹤壁       上一篇    下一篇

  □河南法治报记者 李杰 通讯员 徐双彬

  近年来,浚县新镇镇侯村面对在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中各种新型矛盾纠纷纷呈局面,村党支部坚持党建引领基层高效能治理理念,立足286户1280人、59名党员的村情实际,构建“1+4+X”调解模式,即1个村党支部统筹,4支队伍介入,联动镇平安建设办、司法所、派出所、人民法庭等X个外部资源的模式,成功化解村里一系列矛盾纠纷,营造了和谐稳定的乡村环境,为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搭建多元调解平台 

  织密矛盾化解网络

  该村构建“1+4+X”调解模式:1个村党支部统筹,4支队伍分领域介入,即党员突击队的25人发挥先锋示范作用、巾帼队的18人主攻家庭纠纷、夕阳红队的16人聚焦邻里矛盾、青年队的20人关注新型矛盾,这4支队伍联动镇平安建设办、司法所、派出所、人民法庭等X个外部资源,创新基层治理体系,协同发力。同时,调解人员充分利用熟悉村情民意、在村民中的威望较高等优势,第一时间介入矛盾调解。

  该村设立“村民议事厅”,为村民提供一个集中反映问题、解决矛盾的场所;规定每周二为“议事日”,村民可将生活中遇到的矛盾纠纷、困难诉求带到“村民议事厅”,调解人员现场办公,能当场解决的当场解决,不能当场解决的,明确责任人和解决期限,并及时反馈处理结果。

  坚持“情、理、法”融合 

  提升矛盾化解成效

  该村坚持“情、理、法”融合,提升调解成效。在调解过程中,调解人员先以情动人,拉近与当事人的距离,倾听他们的心声,让当事人感受到被理解和尊重;其次以理服人,分析矛盾产生的原因,摆事实、讲道理,引导当事人换位思考;最后以法育人,让当事人明白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促使其依法依规解决问题。

  村民侯某某和妻子张某某因家庭琐事发生争执,张某某一气之下回到娘家居住,巾帼队调解人员先安抚双方激动情绪,以夫妻感情及孩子的幸福为切入点,运用“情感修复+法律咨询”双轨模式,通过5次上门、3次法律援助讲理释法,成功化解了这个婚姻危机。

  强化预防机制建设 

  从源头上减少矛盾纠纷

  该村定期开展矛盾纠纷排查。组织村干部、网格员等力量,每月对全村进行一次拉网式矛盾纠纷排查,重点关注婚姻家庭、邻里关系、土地流转、房屋宅基地等易引发矛盾纠纷的领域。对排查出的问题,逐一登记造册,建立台账,做到底数清、情况明。

  村民侯某和李某因在村边开荒问题产生分歧,虽尚未发生冲突,但存在潜在激化隐患,调解人员及时介入,通过沟通协调,双方签订了调解协议,将矛盾化解在了萌芽状态。

  加强法治宣传教育。该村通过举办法律讲座、开展法律咨询等多种形式,引导村民依法办事、依法维权。同时,利用村广播、宣传栏等平台,宣传正面典型案例,弘扬文明新风尚,营造和谐的村风民风。

  完善村规民约。该村结合本村实际,制定涵盖人居环境、邻里关系、尊老爱幼、红白事操办等多方面内容的村规民约,对规范村民行为、预防矛盾纠纷起到了积极作用。

  通过以上矛盾纠纷调解工作的扎实开展,该村近年来矛盾纠纷发生率逐年下降。今后,在村党支部的领导下,该村将继续探索创新矛盾纠纷调解工作方法,不断完善调解机制,为乡村的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