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领航激活乡村治理“幸福密码”
日期:08-20
□河南法治报记者 李杰 通讯员 张丹豫
近年来,淇县北阳镇水屯村党支部坚持把加强党的建设作为引领基层治理的“红色引擎”,持续在建强堡垒、壮大产业、优化环境、创新治理上精准发力。日前,该村党支部荣获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该村获网格化服务示范网格、美丽乡村示范村、“平安建设示范县”优秀村等多项荣誉,走出了一条党建引领基层高效能治理的新路径。
筑牢堡垒 强化治理主心骨
一个强有力的党支部是乡村善治的根本保障。该村党支部严格落实每月党员活动日制度,党支部书记带头学习党的先进理论,确保党的声音直达“基层末梢”。严格落实在村党员“一编三定”制度,让每一名党员在网格化管理、政策宣传、矛盾调解等工作中亮身份、作表率,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显著增强。
该村投资新建功能完善的党群服务中心,成为服务群众、议事决策、文化活动的综合平台。推行积分制管理,将村民在环境卫生、遵纪守法、孝老爱亲、参与公益等方面的表现量化为积分,并设置光荣墙和红黑榜,将积分评比纳入村规民约。小积分撬动大治理,村民从“要我干”变为“我要干”,主动参与村庄建设的热情持续高涨。
产业振兴 夯实治理硬支撑
该村党支部始终将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提升治理能力、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抓手。2022年,该村顺利完成土地流转,将零散耕地整合成1370余亩连片高标准农田,实现“资源变资产”的关键一跃。
投资建设智能喷灌系统,实现农田精准灌溉全覆盖。该村以土地托管模式对接专业种粮大户,提供耕、种、管、收全链条服务,每年为村集体增收13.7万元,并建立“保底收益+按股分红”机制,一半收益通过股权分红惠及全体村民,让村民实实在在地共享发展红利。该村先后投资240万元建成两座现代化无土栽培玻璃智能温室,打造集“种植+观光+研学”于一体的现代农业示范点,为村集体增收17.6万元,提供就业岗位20个。
环境蝶变 绘就治理新画卷
该村经过大半年的集中攻坚,治理“空中飞线”2100米,将20处废弃宅院变为菜园、果园、花园、游园组成的“四园”风景,新栽植2000棵绿植装点家园。全村农户均完成厕所改造,安装370盏智能太阳能路灯,重建1.8公里下水涵管与900米入户路,拓宽升级793米进村主干道,铺设完成900米花岗岩路沿石。该村新建727米衬砌沟渠,清淤水道1571米,配建4座标准化桥涵,完成1450米雨污管网分流升级和自来水管网改造。该村文化广场新增绿化1100平方米,开放式图书馆更是成为村民汲取知识、涵养心灵的新驿站。
巾帼担当 织密治理平安网
2024年10月,该村“两委”充分挖掘“妇女能顶半边天”的潜力——依托村内家庭妇女时间充裕、细致耐心的优势,组建了一支女子平安志愿巡逻队。经公开招募,16名队员光荣上岗。巡逻队成立之初,“走形式”“妇女难担责”等质疑声不绝于耳。为此,她们建立了严格的巡逻制度,每次由一名村干部带队,两组队员风雨无阻开展巡逻,用实际行动回应质疑。自成立以来,她们用女性特有的细腻和韧性,将矛盾化解于萌芽状态,成为村民称赞的“平安哨”,织密了守护家园的平安网。
“如今的水屯村,党支部强、产业兴、环境美、民风淳、治理优。下一步,该村将持续深化‘党建+’模式,将党建工作与乡村治理、产业发展、生态宜居等深度融合,努力把水屯村打造成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争当乡村振兴的典范。”水屯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高红然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