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3
星期一
当前报纸名称:河南法制报

用大数据赋能检察监督

日期:08-20
字号:
版面:04版:检察天地       上一篇    下一篇

  □河南法治报记者 吴倩 通讯员 赛艳 刘孟

  5004.84元、1.5万余元、1219.11万元、2046.9万元……昨日上午,当看到税款顺利入库的那一刻,新郑市检察院第四检察部的办案干警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这串数字的背后,是该院运用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破解税款征管难题的生动实践,更是数字检察战略在基层落地生根的鲜活注脚。作为“全国大数据模型应用优胜院”,新郑市检察院再次以科技赋能监督的亮眼成绩,彰显了新时代检察机关守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担当。

  数字检察助力环境之治

  近期,该院应用陕西省宝鸡市检察院“环境保护税征收法律监督模型”,调取税务机关环境保护税明细、环保部门排污许可明细及污染环境类行政处罚台账等数据,发现了税务机关对污染环境行为人未及时征缴环境保护税的63条线索。经调查核实后,该院向郑州市生态环境局新郑分局、新郑市税务局发出检察建议,建议双方建立信息共享和工作配合机制,堵塞环境保护税征缴漏洞,守护环境安全。

  随后,在跟进调查中,该院结合前期耕地占用税案件办理及其他线索发现情况,与税务机关商定,在市政府主导下形成常态化长效工作机制,实现行政机关与税务部门系统性协作配合,为推动行政部门依法行政、增加政府税收收入、加快新郑市经济绿色转型贡献力量。

  以大数据服务大民生

  不久前,该院应用湖北省郧西县检察院“公共租赁住房租金收缴法律监督模型”发现,辖区内公共租赁用房出租后,部分承租人不支付或不及时支付租金,行政机关未及时督促催缴或收回住房,造成国有财产流失。经进一步核查,该院发现辖区内对外出租的322户公共租赁用房、廉租房中,有16户未缴纳或未足额缴纳租金,且部分租户已长期未在屋内居住,但仍留存大量个人物品占用房屋,不仅造成国有财产流失,还导致其他符合申请公租房、廉租房条件的人员无法及时配租,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该院迅速与新郑市住房保障和房地产服务中心磋商,就目前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受损情况、该单位对公租房和廉租房的监管职责,以及今后的履职要求等事项予以确认,新郑市住房保障和房地产服务中心对磋商情况作了书面回复,并成立专门整改小组,采取措施对欠缴租户进行追缴,涉及金额1.5万余元。目前,该院持续跟进整改进展,确保行政部门依法履职。

  这些税款的成功追缴,是该院继获评“全国大数据模型应用优胜院”后,在数字检察领域的又一标志性成果。从数据调取、模型分析,到线索核查、协同治理,该院以大数据监督模型为支点,打破行政机关之间的数据壁垒,为破解“监督难、发现难”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新郑经验”。

  “数字检察不是简单的技术叠加,而是监督理念与科技手段的深度融合。”该院检察长刘文胜表示,以后他们将持续深耕大数据监督领域,让数据多跑路、检察多发力,以更智能、更精准的监督守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为法治新郑、平安新郑建设注入更多“数字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