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法治报记者 何永刚 通讯员 陈梦博
“谢谢你们,周末还专门为我们跑一趟,辛苦了!”聋哑人兰女士用手语比画着,向在场的律师史彦民及法律援助工作人员表达感激之情。
这是日前发生在叶县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的温暖一幕。工作人员周末专门安排手语翻译驻场,并指派党员律师加班为兰女士办理法律援助手续。
近年来,叶县坚持党建引领,深化“党建+法律援助”,推动法律援助工作提质增效。
“党建引领+模范先锋”
擦亮为民底色
叶县坚持以党建引领工作,充分发挥党员模范先锋作用。在法律援助服务中心服务窗口,党员律师以“服务态度好、工作效率高、让群众满意”为标准,把党建承诺转化为具体服务。该县全面实行法律援助申请马上办、一次办、上门办、网上办等便民举措,实行一次性告知和只跑一次承诺制。
为提高法律援助办事效率,该县引进了北京“律众云”智慧型公共法律服务系统,并安排党员志愿者开展流程指引,为群众提供智能查询、智能咨询等服务;开通军人军属、农民工绿色通道;在该县行政服务中心设置了涉企服务窗口……
“党建引领+法律顾问”
提升服务质效
为把法律服务的链条拉长伸延,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该县将各村(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一村(社区)一警一法律顾问”、人民调解等工作深度整合,组建党员服务团队,搭建了覆盖城乡、功能完善、便捷高效、群众满意的公共法律服务建设体系。
今年以来,该县法律援助服务中心通过设立绿色通道,简化预约流程、配备便携式设备,为无法亲临现场的特殊群体提供便捷服务;选派法律顾问先后走进多家企业举办法律讲座。
目前,该县建成县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1个、乡镇(街道)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18个、村(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554个,全县所有村(社区)均派驻了法律顾问,实现了法律服务的便捷化、高效化和县、乡、村三级法律服务全覆盖。
“党建引领+普法骨干”
拓宽服务半径
“律师,我想咨询关于保健品方面的问题。”“有人给我打电话说我的银行卡被冻结了,是真的还是假的啊?”……在该县盐都公园“法援夕阳红 护老显真情”法律援助志愿活动现场,老人们围着普法志愿者拉起了家常,询问着各种各样的法律知识。
该县安排党员干部、律师等骨干力量组成普法队伍,开展“法援入户·护航民生”专项普法行动,将法律援助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
该县通过“党建+”模式,有效提升了法律援助工作的质量和水平,为群众提供了更加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下步将持续推进覆盖城乡、便捷高效、均等普惠的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提质增效,为基层治理提供坚实法治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