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郭北晨
10月6日凌晨4点,郑州机场国际快件中心依然灯火通明。中豫航空集团所属货运公司货运市场营销部经理刘嘉琳裹紧工装外套,快步走向安检区。
眼前,7条安检线全开,跨境电商货物如潮水般涌来。“这批欧洲订单必须赶在6点前装机,后面的货排着队呢。”他一边关注货物状况,一边对操作员交代。
“2014年刚参与市场营销工作时,郑州机场全年总货运量才30多万吨。”回忆起当年的场景,刘嘉琳说,“当时我们的保障能力与国内一流机场存在较大差距。但现在无论是普货还是我们引以为傲的特货,保障水平均居全国第一梯队。”
转变出现在2014年6月,郑州—卢森堡国际货运航线的开通,架起了横贯中欧的“空中丝绸之路”,自此,内陆腹地河南开始了向蓝天要开放的蝶变。截至国庆中秋假期前,郑州机场今年货运量已超70万吨,同比增长超24%,其中,跨境电商货物占国际出港货量比重从去年的约30%飙升至52%。
跨境电商货物对时效性要求极高。亮眼数据的背后,离不开郑州机场货运团队“按分钟计算”的精细化运营。
在国际快件中心,来自粤港澳大湾区的电子产品、日用品以及长三角的服装堆满新划拨的3600平方米仓储区。刘嘉琳翻开工作日志,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客户需求,“如今每天要对接几十家客户,就像拼图,务必确保每个环节严丝合缝”。
“现在日高峰保障的跨境电商货物已超1000吨。”刘嘉琳指着一排外省牌照的货车说,从国内厂商发货起算,运到郑州机场再抵达全球各地,通常在72小时之内就能完成。
几天前,一批从广东来的跨境电商货物因暴雨延误3小时抵达机场,货运保障团队紧急调配人员、连夜增开安检通道、加急组板,最终顺利保障航班满载起飞。“客户说‘来郑州机场最踏实’,这就是我们的价值。”刘嘉琳笑着说。
10月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卢森堡新任大公纪尧姆致贺电,再次肯定了郑州—卢森堡“空中丝绸之路”对中欧产业链稳定畅通的作用。“作为见证者和参与者,我非常激动,也深感重任在肩。”刘嘉琳看着郑州机场密密麻麻的航线网络图,无比自豪地说。
目前郑州机场欧洲航线航班已加密至每周约60班。多家航司正计划进一步新增航线,货运代理公司也在把更多货物运到郑州机场。刘嘉琳说:“10年前我们学别人,现在别人来郑州取经,这就是‘空中丝绸之路’带来的底气。”
清晨,又一架满载跨境电商货物的波音747飞机腾空而起。刘嘉琳站在跑道旁,耳畔是引擎的轰鸣,眼前是丝路迎着朝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