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河南日报

鹤山区小院里多元解纷好事多(聚焦“两高四着力”·一“县”观察)

日期:10-07
字号:
版面:02版:要闻       上一篇    下一篇

  县计县策

  鹤壁市鹤山区通过搭建多元议事平台、深化惠民政策宣传等举措,探索出一条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新路径。从新华街街道的“小院故事”到中山北路街道的“顺心茶铺”,基层治理更有温度、更具活力。

  □本报记者陈晨蒋晓芳

  在鹤壁市鹤山区新华街街道街南社区,有一座神奇的小院,社区居民的很多问题和需求都能在这里得到回应和解决。

  “以前由于各种原因,社区周边街巷道路坑洼、路灯昏暗,不仅大家夜晚出行不方便,也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10月4日,社区居民程永旺告诉记者,自从在小院里提出要求,两个月后街巷道路便进行了整修,并加装了节能路灯,大家感受到了小院力量。

  小院到底在哪?功能是什么?记者充满好奇。

  “小院在鹤壁市第一邮局旧址,也是我们社区新的办公场地,还是回应居民诉求、促成基层多元共治的重要阵地。”街南社区党支部书记刘璐笑着解疑。

  在刘璐的带领下,记者走进一座古朴典雅的院落。前厅是社区工作人员的办公场地和邮局记忆馆。穿过前厅进入后院,会议室、日间照料中心等设施错落有致。午后的后院,五六个居民围坐在一起唠嗑,工作人员闲暇时也会加入其中。

  街南社区现有居民400余人,60岁以上老人超40%,对小院很有情怀,时不时就会在此相聚聊天。“在小院里,大家无拘无束,很多问题都是在唠嗑中发现并解决的。”刘璐说,发现大家喜欢聚在院子里聊天说事,就想何不把议事会搬到院子里。就这样,小院里能听到越来越多居民的声音、诉求,社区也会把相关行业部门人员请过来,解决居民的问题和困惑,诉求声变成了掌声和笑声。

  “基层治理,社区找问题,不如老百姓自己说。因此,‘小院故事’党建品牌树立了起来。”新华街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张静告诉记者,“小院故事”的魅力在于资源共享与服务创新,是居民的议事场所、社区生活的活力引擎。除了协商议事,读书会等文化活动也在小院轮番上演。

  据统计,今年以来,“小院故事”已累计开展各类活动30次,吸引居民参与800人次。那些在互助中看似微小的善意流转,恰是基层治理最扎实的根系。

  阵地虽小,大有作为。在鹤山区,除了小院,茶铺、廊亭等看似普通的建筑,如今也被赋予新的使命——成为基层矛盾纠纷调处、民主议事协商和普法宣传的重要阵地。

  两张方桌、几条长椅,一壶茶水、几只茶盅,中山北路街道东巷社区“顺心茶铺”陈设简单,作用却不小。

  “居民们围桌而坐,喝茶说事,‘顺心茶铺’成了联系居民、优化决策、化解矛盾的最佳去处。”东巷社区党支部书记黄红敏说,他们探索“菜单式”调解模式,由法律顾问、司法所联合组建“茶博士矛盾纠纷服务团”,构建专业调解机制,小区的大事小情都在这里商议解决。

  “顺心茶铺”自2024年年初开设以来,先后组织开展10余场形式多样的议事活动,成功化解邻里纠纷3起,解决民生问题11件,群众反馈满意率不断提升。

  “小院、茶铺等创新做法既盘活了现有资源,又让基层治理更贴近群众,真正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的治理目标。”鹤山区委书记李明霖表示,要进一步建强基层党组织,夯实党建引领基层高效能治理组织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