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河南日报

石龙区小切口做好善治精细化(聚焦“两高四着力”·一“县”观察)

日期:10-07
字号:
版面:02版:要闻       上一篇    下一篇

  县计县策

  平顶山市石龙区聚焦“两高四着力”重大要求,以强基固本、服务群众、提升效能为目标,推动基层治理从粗放式向精细化深度转型,系统构建起“党建引领、多元共治、服务下沉”的治理新格局。

  □本报记者张海涛本报通讯员姚海超闫增旗

  国庆中秋假期,记者走进平顶山市石龙区人民路街道何庄村的说理堂,屋子不大,“让他三尺又何妨”等牌匾高挂墙上。村党支部书记王二明告诉记者,村里成立了调解小分队,把说理堂作为反映问题、调解纠纷的平台,在聊天唠嗑式的家常氛围中,有效化解了大量矛盾。

  一间说理堂,折射着石龙区基层治理的新变化。

  高位推动,体系责任更精细。

  石龙区成立由区委书记任组长的工作专班,聚焦阵地建设、网格划分、队伍培养、经费保障等关键问题,逐项研究、逐个破解,建立起“区委统一领导、专班统筹协调、部门各负其责、街道具体落实”的闭环责任体系。

  为将社会治理工作落细落实,区委组织部牵头制定《石龙区党建引领基层高效能治理21项重点任务分解表》,将目标细化为6大类21小项,明确19家牵头单位和31家责任单位。“治理工作有了施工图,责任清晰、路径明确。”区委组织部副部长程耀邦说。

  党建引领,共治机制更精细。

  推进高效能治理,石龙区强化党建引领作用,深化“五基四化”,细化多元共治机制,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水平。

  在农村,以“五星”支部创建为抓手,查找短板、精准提升,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在城市,加大商圈、楼宇、社会组织党组织覆盖;针对无物业小区,创新楼院自治制度,推动15个小区实现党组织和业委会“双覆盖”,居民自治活力显著增强。

  该区还选派30多名优秀年轻干部驻村帮扶,储备后备力量207名,通过“导师帮带+实践锻炼”提升能力,为基层持续注入“源头活水”。

  同时,加大基层自治平台建设,力求把矛盾化解在基层、化解于萌芽。目前,全区已建成18个说理堂,累计调解纠纷230余起,化解率超95%,群众满意度达98%。

  优化网格,服务群众更精细。

  该区将4个街道21个村(社区)科学划分为155个基础网格,整合综治、城管、民政、应急管理等多项职能,实现一网统管、多格合一。280多名专职、兼职网格员持证上岗,成为政策宣传、民情收集、矛盾调解、服务代办的多面手,通过日常巡查、定期走访,精准对接群众需求。

  线上,依托社区网格信息平台,居民可随时反映问题;线下,各村(社区)设立网格服务站,网格员定期坐班,现场接待群众。今年以来,全区共受理群众诉求超5000件,办结率达98.33%,群众满意度持续攀升。

  如今,穿行石龙区的街巷,治理水平提升带来的温度与活力随处可见:便民服务大厅里,群众笑容多了;网格之中,服务脚步更勤了;说理堂内,邻里关系更和谐了。

  石龙区委书记李明表示,基层治理关键在党,重心在民,成效在实,石龙区将在完善体系、提升能力、优化服务上持续发力,以党建红引领治理优,以治理优赢得群众赞,努力绘就更加美好的基层善治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