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河南日报

“民权虎”名声响,引客来

日期:10-06
字号:
版面:03版:特刊       上一篇    下一篇

  王公庄村一角。 民权县委宣传部供图

  □本报记者赵一帆

  秋日的民权县北关镇王公庄村,青砖路蜿蜒伸展,白墙黛瓦间流淌着艺术气息。

  在一间画坊中,村民赵明印正与家人共同为一幅《卧虎图》装裱。喷水、刷浆、抹平、晾干……动作娴熟,一气呵成。

  这里,是中国画虎第一村——王公庄村。全村1300多人中,有900多人投身绘画及其相关产业。漫步村中,家家户户的院墙与门楣上,老虎图案随处可见。更令人惊叹的是,村民们以画笔为生,每年创作绘画作品超9000幅,年产值接近亿元。

  很难想象,这片艺术沃土曾是贫困村。王公庄村坐落于黄河故道,人均仅有一亩青沙地。过去流传的“王公庄,穷叮当,吃不饱,去逃荒”,道尽了昔日的辛酸。

  转机始于20世纪80年代。几位年轻人尝试以画虎谋生,在他们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村民拿起画笔。夫妻共绘、父子同墨的场景,渐成日常。

  “当初一幅画仅卖二三十元,如今一些画作能卖到数万甚至数十万元。”当年的画虎青年之一王建峰感慨。在一代代人的努力下,“民权虎”声名远扬。村里不仅成立了虎文化传播公司,还注册了“民权虎”“王公庄画虎村”等商标。

  如今,王公庄村的虎画乘着直播的东风走向了更广阔的天地。“四小虎王”之一的王建峰,在抖音上拥有近17万粉丝,月收入高达50万元。像他一样,不少村民通过网络直播销售画作,收入大幅提升。

  依托中国画虎第一村的名气,王公庄村打造出集虎文化、民宿、民俗于一体的特色文化旅游景区,吸引了众多慕名而来的游客和艺术爱好者。今年9月,通过举办“画虎文化季”,王公庄村共吸引游客约1.2万人次,市集销售额约18万元,画作定制订单增长40%,带动餐饮、民宿等消费超35万元。游客们笑称:“民权虎”的周边文创也卖火了!

  这个国庆中秋假期,来自广州的王玺带着家人专程到此游玩。“在王公庄村画虎学院里可以免费‘偷师学艺’,不出村就有干净整洁的民宿,还能在民俗街区沉浸式感受虎文化,这趟画虎村之旅,值了!”王玺笑着说。

  夜色中,灯带勾勒出村庄曼妙的轮廓,村里的艺术馆和画坊依然灯火通明。农民画家们手持画笔,在宣纸上细细勾勒:一只只威风凛凛的“民权虎”正从这里跃出河南,走向全国,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