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洁能源带来绿意盎然(“两山”理念在河南——这些工厂“绿”在哪)
日期:10-05
□本报记者樊霞姚广强
9月30日16时55分,中原内配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内配”)光伏+储能项目控制中心的大屏显示,储能电站的充电值为91%。
“厂区里光伏电站的电,除了满足停车充电、照明等需要,就在这里储存,到用电高峰时再释放出来。”中内配运营副总监王中升介绍。
为打造绿色低碳智慧园区,中内配充分利用露天停车场、工棚、储物区,精心规划3.96万平方米高效区域,建设了容量为5.8兆瓦的光伏电站,每年可减排约4.11万吨标准煤、7.14万吨二氧化碳。
作为焦作市首个国家级绿色工厂,中内配将绿色理念融入企业发展的每个环节,“绿”意无处不在。
走进缸套七厂车间,31台珩磨机正在平稳运行。这里的护“绿”秘密,是珩磨机都加装了变频系统,每台年节电量超过6万千瓦时,用电能效提升40%以上。“不但省电,噪声也小。”员工李哲说。
在能源管理中心,1000多个监测点实时传输着全厂的能耗数据。通过智能联控系统,中内配可以根据用气需求自动调节空压机运行状态,年节电300多万千瓦时。
对生产余热,中内配也不浪费,创新性的余热回收装置将空压机运转产生的废热收集起来,冬季可以为办公区供暖,其他季节可以转化为洗浴热水,每年可节电150万千瓦时。
漫步在中内配厂区,绿地和各种花木赏心悦目。36%的绿化率不仅美化了环境,每年还能吸收约1.6万吨二氧化碳。草地和花木的浇灌用水全部是中水。
在中内配污水处理站,中水池变频恒压供水系统,实现了厂区中水持续供应,用于绿化灌溉、道路洒水、铸造浇注循环水池补水等,提高了水资源的重复利用率。
聚焦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污染治理,中内配以“合规+循环”为目标,近年来累计投入超2.4亿元,实现了超低排放。不仅如此,规划推进中的光伏、风能发电项目,将让中内配“绿”意更浓。
北厂区,将建设容量为10兆瓦的光伏电站;离厂区不远的丘陵地带,将建设容量为50兆瓦的风能电站。“光伏电站和风能电站全部建成后,‘绿电’可以占公司全部用电量的70%。”中内配党委副书记、轮值总经理熊晓华表示。
中内配的“绿”,不止在厂区。
9月上旬,7200台甲醇发动机准时向客户发货。自2023年首次出货以来,中内配的甲醇发动机已有1.1万台投放市场。甲醇作为车用替代燃料,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约为化石燃料的六分之一。
中内配是全球最大发动机气缸套制造企业,近年来全方位推动绿色变革,探索燃料多元化,实现对化石燃料的替代。
2023年首批供应客户的氢能燃料电池发动机,是中内配的又一得意之作。
中内配7年前开始布局氢燃料电池产业,2022年牵头成立了焦作市氢能产业联盟,氢能产业园项目总投资50亿元,分三期建设,项目全部建成后,预计新增年产值120亿元。“氢能燃料电池发动机以氢气为能源,工作时,氢气和氧气反应后生成水,实现零排放。”中内配氢能事业部运营总监高广东表示。
清洁能源,正让中内配“绿”意更浓,生机勃勃。
花式护绿法
每天23时左右,是中内配员工换班时间,不断有私家车驶入光伏电站下的停车场。
最大的一个停车场,每排光伏板下可以停约100辆汽车。每排光伏板下面,都安装有照明灯,所有的照明用电都来自上面的光伏板。
目前,这里的停车位已经增加到了1100个,员工为电动汽车充电免费。因为有了这种福利,中内配不少员工已经将燃油汽车换成了新能源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