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河南日报

大河奔流幸福长

日期:10-04
字号:
版面:03版:特刊       上一篇    下一篇

  □本报记者赵一帆

  10月1日清晨,如酥的秋雨为郑州黄河国家湿地公园披上一层薄纱。步道上,三五市民照旧前来晨练,享受着母亲河畔独有的宁静与开阔。

  “每天沿着母亲河散步、慢跑,看看开阔的水面、飞翔的水鸟,一天都神清气爽。”市民李建业停下脚步,指着不远处几只翩跹的白鹭,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这寻常晨练场景的背后,是黄河沿线生态持续改善、人水关系日趋和谐的缩影。

  历史上,黄河曾“体弱多病”,“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而河南正处于黄河“铜头铁尾豆腐腰”的“豆腐腰”部位,河道宽浅散乱,河势游荡多变,711公里的黄河河南段一半都是“地上悬河”。

  为了守护黄河安澜,河南筑起坚实的防洪工程。干流有三门峡、小浪底两大水利枢纽“坐镇”,支流有陆浑、故县、河口村等水库补充,另有北金堤蓄滞洪区,“上排下拦、两岸分滞”的防洪工程体系使黄河下游防洪标准由60年一遇提高到近1000年一遇。

  眼下,黄河下游“十四五”防洪工程(河南段)已基本完工,金堤河、伊洛河等重要支流及22条中小河流重点河段“十四五”治理任务已基本完成,白龟山水库、金堤河柳屯闸等病险水库水闸除险加固工程相继实施,流域防洪能力进一步得到提升。

  安澜筑基,河南得以更从容地擘画黄河的生态蓝图。沿着大河奔流一路向东,三门峡灵宝段黄河廊道,千亩油葵向阳开放;“黄河古都”一号旅游公路,林木叠翠步步皆景;商丘黄河故道,粉荷绽放摇曳生姿……数据显示,2020年以来,黄河干流水质稳定保持Ⅱ类。

  生态向好,娇客自来。三门峡市天鹅湖城市湿地公园内,万余只白天鹅翩然而至,将水面点缀得如诗如画;新乡、开封等地的黄河滩区,每年迎来越冬大鸨数量稳定在350只以上,成为中原地区重要的生态坐标;商丘民权黄河故道中,青头潜鸭与中华秋沙鸭悠然游弋,勾勒出一幅灵动和谐的自然长卷。

  大河奔流,气象一新。“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这殷殷嘱托,正在中原大地化作生动的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