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0
星期五
当前报纸名称:河南日报

返乡种果,带领更多乡亲享“甜蜜”

日期:10-01
字号:
版面:04版:特刊       上一篇    下一篇

  □本报记者刁良梓本报通讯员苗银

  “老殷,快点装车喽!”9月29日一大早,位于汝南县金铺镇老金村的猕猴桃种植基地已经忙碌起来,老殷和妻子将新采摘好的猕猴桃搬上车,准备赶往驻马店市的展销会上售卖。

  老殷名叫殷国忠,1965年出生于汝南县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兄弟姐妹6人,殷国忠排行老二。“家里有一个哥哥叫殷国明,我叫殷国忠,弟弟出生后取名殷建国,父母希望我们兄弟几人努力上进,为国尽忠。”提起自己名字的来历,殷国忠总会感到自豪。

  殷国忠的成长环境浸润着家国情怀。“父亲是一个木匠,话不多,却以言传身教培育子女的爱国心。”殷国忠回忆道,“为了让兄弟几人将来有出息,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里,父母硬是把我供到了高中毕业。”

  1986年,殷国忠成了一名人民教师,此后他扎根乡村小学,开启了十几年的教书生涯,通过语文课本中一个个可触可感的故事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那时候以为自己会当一辈子教书匠,没想到2002年家里突逢变故,我选择了外出闯荡,在外打拼17年。”殷国忠说。2019年,他返乡创业,成立家庭农场,开始种植猕猴桃。

  埋杆、拉线、浇水、疏花疏果……在精心的养护下,2022年,殷国忠种植的猕猴桃第一年挂果就大获丰收。然而,到了销售季,销路却打不开,这可愁坏了殷国忠一家。“当我们一筹莫展的时候,刚好遇上了国家的一个帮扶项目,中国邮政一下子帮我们销售了400多单!”殷国忠感慨。2024年,在政府的牵线搭桥下,他的产品借助中国农产品加工业投资贸易洽谈会,走向了全国市场。

  如今,殷国忠不仅自己过上了好日子,还带动了周边400余户群众实现了稳定增收。“我能有今天,离不开祖国的扶持与帮助,我也想力所能及回馈社会。”老殷在心里盘算着,要进一步扩大种植规模,让更多的乡亲跟他一起享受这份“甜蜜”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