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河南日报

读一座山,品华夏文明史

日期:10-03
字号:
版面:03版:特刊       上一篇    下一篇

  □本报记者康亚飞

  当国庆节的第一缕天光洒落时,巍峨的嵩山从晨曦中展露出轮廓。

  “嵩高惟岳,峻极于天”——《诗经》中的这句诗,描绘的正是嵩山。这座位于登封的山,虽不似华山险峻、不如泰山雄伟,却以独特的厚重气质,成为五岳之中的中岳。

  有人说,嵩山的独特,可以用一个“奥”字概括:既有自然风光的奥妙,更有文化底蕴的深厚。

  走进嵩山,就像走进一座露天的中华文化博物馆。这里拥有中国最古老的砖塔——嵩岳寺塔,历经1500年风雨而不倒;矗立着我国古建筑类的001号、002号、003号“国宝”汉三阙(太室阙、少室阙、启母阙),阙碑上,古人踢球、赛马的画面清晰生动,铭刻着千年前的生活印记,让历史触手可及。

  嵩山最特别的是,佛教、道教、儒家三种文化在这里和谐共存。少林寺的钟声、中岳庙的香火、嵩阳书院的读书声,在这片山谷中交织千年。

  这里还是中国天文文明的发源地之一。西周时期,周公在此设立测影台,通过观测日影制定历法。元代天文学家郭守敬在观星台推算出《授时历》,比欧洲同类历法早了300年。

  嵩山地区被称为中华文明的发动机,这并非虚言。从黄帝在此建都立国,到大禹治水划九州,从夏商周到汉唐宋,许多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件,都绕不开这座山。

  今天的嵩山,不仅是游客向往的名胜,更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象征。每逢节假日,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在这里感受历史的温度,聆听文明的故事。登封市文物局工作人员李志强说:“守护嵩山,就是守护我们民族的根。”的确,这座山就像一本厚重的史书,记录着中华民族从远古走来的足迹。

  万千年来,嵩山静静地矗立在中原大地,见证着历史的变迁和新时代的辉煌。读懂嵩山,就能更深刻地理解中华文明绵延不绝的奥秘。在这里,你能真正理解什么是“何以中国”,什么是文明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