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一兵潘信海雷江城
连续三年荣获全省平安建设先进县、信访工作成绩突出县,中央社会工作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观察联系点选点光山,编制完成全省先行试点乡镇(街道)履行职责事项清单,搭建“王”字型架构、建设“H”型数字平台、推行“网格化”治理,实现“基层吹哨、部门报到”解难题……
近年来,光山县着力健全完善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机制、搭建基层治理数字平台和构建党组织领导下的共建共治共享的城乡基层治理格局,创新拼搏、务实重干,基层治理效能显著提升。
推动力量下沉
从县种子技术服务站出来,刘学全成了文殊乡综合行政执法大队队员。与刘学全一起的有18人,分别充实到文殊乡村建中心、农技服务中心等岗位。
为破解基层治理力量不足的难题,光山借力事业单位重塑性改革推动“减县补乡”,从县直择优选聘人员下沉,配强乡镇(街道)工作力量。通过整合力量、下放部分执法权限,组建乡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伍,实现“一支队伍管执法”,保证基层事情基层办、基层权力给基层、基层事情有人办。
“看到街道秩序井然,乡村越变越美,群众越来越理解、支持、配合工作,感觉再苦再累都挺值的。”9月15日,刚和队员从东岳村巡查到南王岗街道的刘学全笑着说。
文殊乡党委书记朱新辉表示,通过“减县补乡”,县直事业单位下沉文殊乡工作人员29人,有效解决了乡镇治理力量不足的难题。在此基础上,乡里通过整合力量,建立健全机制,理顺工作关系,建立起党组织统一领导下的基层“多网合一”网格化管理格局,实现了基层治理的“同频共振”。
坚持数字赋能
作为弦山街道办事处千家堰社区的网格员,徐慧慧负责的网格涵盖3个小区1个城中村,联系户籍人口200多户1091人。
7月中旬,一场大雨过后,徐慧慧在巡查时发现,辖区一路段出现塌陷。她迅速设置警示标志,立即掏出手机打开“信服通”APP,将情况拍照上传到基层治理数字平台。县城市管理局接报后,当天上午就派人前来修复,恢复了交通。
“多格合一强治理,数字赋能提效能。”据光山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社会工作部部长连勇介绍,光山着力推行党建、社保、综治等多个网格合一,为基层增设网格员,同时依托全市一体化“H”型基层治理数字平台,打通县、乡、村(社区)三级社会治理指挥体系,将治理触角延伸至千家万户,实现基层吹哨、部门报到,将群众的难事、急事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全面推动基层善治落到实处。
“这个基层治理数字平台功能可强大了,在社区微信群植入智能网格员,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徐慧慧兴奋地说。
共建共治共享
龙山湖畔,青山依偎,白墙黛瓦农家小院,围着清澈见底的水塘,让文殊乡南王岗村陈下湾组愈发显得清新脱俗。
村中小广场,一幢阳光房内,十余位老人正聊得高兴。见到村党支部书记夏桂梅进来,老人们围上来争相拉话:“桂梅啊,下次村里搞建设,让俺儿多作点儿贡献!”“书记,秋高气爽,该多安排点儿活了吧?”
陈下湾自然条件好、生态环境优、文化底蕴厚,村域内红、绿、古三色资源丰厚,是个发展乡村旅游的好地方。
通过组织发动、乡贤带动、文化推动,陈下湾成立了雨台山文化合作社,推行治理“积分制”,将村民遵纪守法、爱党爱国、崇善敬老、移风易俗、环境整治、志愿服务等六个方面细化具体分值,设置加分项和扣分项,以积分兑奖品,并在评选“好媳妇”“好公婆”“三星文明户”等方面优待,充分调动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
“这个广场是刘桂英老人的大儿子修的,阳光房是她小儿子建的,宅基地是陈功文和陈高飞捐的,全都是无偿的。”夏桂梅乐呵呵地说,村里公共事务、公益活动、发展旅游,都是有闲的出工、没闲的捐资,真正实现了党建引领下的基层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如今,陈下湾的“积分制”经验已向全县推广。
“成绩属于过去,奋斗成就未来。”光山县委书记李伟表示,光山牢记嘱托、感恩奋进,聚焦“两高四着力”,努力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坚强战斗堡垒,把党中央提出的重大任务转化为基层的具体工作,抓牢、抓实、抓出成效,用党员干部的“辛苦指数”,换来人民群众的“平安指数”“幸福指数”,推动党建引领基层高效能治理走深走实、见行见效,在奋力谱写中原大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中作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