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4
星期二
当前报纸名称:河南日报

“痛文化”是在痛什么(次元茶话会)

日期:08-27
字号:
版面:05版:评论       上一篇    下一篇

  □于晴

  当我再一次感到跟不上00后的节奏时,不是在地铁上遇到染着“妈见打”发色的coser(角色扮演者),而是看到少男少女背着挂满徽章、玩偶的包,乍一看像行走的展示橱窗。后来才知道,这种自带透明夹层的包叫“痛包”,专门用来展示动漫周边产品。

  要说这两年年轻人最炸街的时尚单品,“痛包”绝对榜上有名。“痛文化”主要指的是用动漫、游戏等二次元元素对物品进行装饰,表达对特定角色的喜爱,核心要义就是秀、晒、炫,追求目之所及皆是喜欢。“痛包”只是其中一种,还有车身贴满二次元角色的“痛车”,被手办、海报填满的“痛屋”,印着动漫图案的“痛衣”……年轻人的世界里,万物皆可痛。

  如今,“痛文化”早已突破次元壁,从地铁到商场,从学生党到上班族,甚至奥运冠军全红婵都背着她的“痛包”亮相。相关报告显示,中国泛二次元用户规模从2017年的2.1亿激增至2025年的5.26亿,涨幅惊人。

  线下热度同样印证这一趋势:B站的二次元盛会BiliBiliWorld从2017年以来连续举办,2025年参展人数更是达历史之最,40万人次到场,90万人预约抢票,两轮开票都是秒空。再看看身边,这两年逛街、坐地铁时也会发现,coser的身影、漫展的广告也在日益增多。

  那么,人们为何愿意为“痛”买单?“为爱发电”是最直接的原因,通过“痛文化”,消费者可以直接展示出自己的喜好与兴趣,表达价值取向和情感追求。

  比如,“痛包”的夹层里不仅能塞动漫徽章,还能放明星小卡、棉花娃娃,简直堪称“私人博物馆”。更绝的是,闲鱼上相关服务也十分火爆,还有设计师帮你给包设计排版配色,价格从几十元到几百元不等。

  社交认同同样重要。共同的喜好能直线降低社交破冰难度。《2024年Z世代消费行为报告》显示,超过70%的年轻人认为,通过物品展示自己的兴趣是重要的社交方式。比如,背一个挂满特定明星或者动漫人物徽章的“痛包”出门,能吸引同好的目光,快速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

  “痛文化”破圈带动了相关消费爆发。《2024闲鱼二次元痛文化报告》显示,2024年平台“痛文化”新发商品数同比激增268%,消费热度与相关群体扩张形成了明显的联动。在郑州,由此衍生出的谷子经济甚至“救活”了一个商场:自2023年起,多家谷子店入驻郑州大上海城,吸引大量二次元爱好者,让大上海城重获新生。

  “痛文化”展现出小众文化向大众生活渗透的创造力。商业世界里有句老话,得年轻人者得天下。“痛文化”流行,谷子经济席卷年轻人消费圈,在此间寻商机,或许就能为文化产业注入新活力。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公共领域里,任何个性化的表达与展示都要有边界感,不影响公共秩序与他人观感,才能让“痛文化”无痛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