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红热潮提振市场信心(徐观财事)
日期:08-26
“在政策引导和市场机制共同作用下,企业能够形成稳定、可持续的分红文化,把真金白银的分红,转化为企业长期价值的真实写照。”
□徐兵
近期,随着A股公司中期报出炉,分红热度也随之升温。截至8月24日,已有近300家公司公布中期分红预案,合计金额超过1640亿元,创下近年来新高。不仅中国移动、中国电信等大型央企延续了较高水平的派现力度,炬芯科技、中钢天源、泰禾股份等中小企业也首次推出中期分红。越来越多企业愿意通过真金白银回馈股东,资本市场投资回报的氛围正在逐步形成。
这一变化与去年新“国九条”的推出密切相关。政策提出要推动上市公司一年多次分红、鼓励预分红、春节前分红,其核心是让投资者更有获得感,稳定市场预期。在制度引导下,今年中期现金分红比例平均值达80%以上,明显高于往年,说明企业回报股东的积极性正在提升。
从企业实践来看,分红力度和方式也呈现多样化。有的公司保持与赢利水平相匹配的分红比例,注重兼顾发展和回报;也有公司选择高比例甚至超100%的分红方式,尽可能释放对股东的诚意。例如,硕世生物上半年净利润较少,但依然拟派发逾2亿元现金红利;益生股份半年赢利不高,也提出超过1亿元的分红安排。还有一些企业虽处于亏损,但仍希望通过分红增强投资者信心。不同企业根据自身情况作出的选择,体现了对资本市场和投资者关系的重视。
与此同时,市场也在关注分红的可持续性问题。较高的分红比例固然能提升股东回报,但若长期与赢利能力脱节,可能会对企业后续的研发、扩张等产生一定压力。对于部分亏损仍坚持分红的企业,市场也更关心其资金安排是否稳健,能否兼顾股东收益和公司长远发展。这也提醒各方,在看待分红热潮时,应当把握长期可持续这一关键。
对投资者而言,中期分红的增加是积极信号。一方面,能够带来更直接的现金回报,增强信心;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推动价值投资理念的形成,吸引长期资金进入市场。但在选择投资标的时,仍需结合企业的赢利质量、现金流状况与行业前景进行综合判断,而不是仅凭分红比例来下结论。
中期分红热潮是A股市场治理进步的重要信号,它提升了投资者的获得感,也推动了市场走向成熟。值得期待的是,在政策引导和市场机制共同作用下,企业能够形成稳定、可持续的分红文化,把真金白银的分红,转化为企业长期价值的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