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建兵
近日,由CFA餐连盟与中餐出海研究院联合主办的88中餐出海品牌节暨第三届中餐出海全球峰会在上海开幕。作为首个以“中餐全球化”为主题的垂直峰会,本次活动汇聚了海内外36位行业专家、500余家餐饮品牌以及多家数字化服务商,构建起高规格的资源对接平台,被誉为中餐出海领域的“达沃斯”论坛。(据8月18日澎湃新闻网)
当前,中餐品牌迎来全球化加速期,越来越多的中国餐饮企业瞄准海外市场,加快“走出去”的步伐。从早期的单店试水、文化输出,到体系化规模化全球布局,中餐出海已进入新阶段。用“中国味”征服“世界胃”,中国餐饮企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数据显示,目前中餐门店已遍布全球180多个国家和地区,海外中餐门店数量达到约70万家,而且仍在快速增长,仅2025年上半年,海外中餐门店就新增了6000多家。预计到2026年,中餐海外市场规模在国际餐饮服务市场中的占比将达到11%,中餐海外市场规模将达到3万亿元。
“中餐出海”热潮汹涌,得益于文化体验价值的提升。近年来,海外华人群体规模增长,中国经济国际影响力增强,中餐的文化体验价值被重新认知。头部品牌通过预制化、连锁化提升标准化水平。茶饮品牌“蜜雪冰城”在海外布局超5000家门店的战绩,就依托于产品标准化与本地化运营结合。“中餐出海”不仅推动了中华美食文化的全球传播,还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与互鉴。中餐“出海”让海外消费者通过味觉体验了解中国饮食文化,同时,海外中餐门店通过融入当地文化元素,减少文化冲突,增强了海外受众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
当下,说中国话、吃中国饭已经成为海外博主的流量密码。在欧洲吃兰州牛肉拉面,在日本吃麻辣烫,在美国吃火锅、喝奶茶……一些地道的中餐品类在海外日渐流行,成为新的中国符号。原先不能吃辣的外国人有的也开始变得无辣不欢。餐饮出海不能是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在培养海外“中国胃”的路上,本土化是绕不开的关键。
“中餐出海”要想真正走出去,必须在管理上下功夫。在供应链方面,可以利用区块链溯源系统,让外国顾客扫码就能了解中国食材的来源;借助数字化工具实时追踪市场数据,利用AI算法精准预测需求、分配订单,将库存积压率控制在个位数。搭建沟通平台,分享成功经验,就可以让更多中餐品牌走出中国、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