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枢纽经济与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龙志刚
河南省枢纽经济先行区建设名单正式确定,标志着河南在加快将交通区位优势、人口资源优势、产业发展优势等转变为枢纽经济优势方面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对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长期以来,河南省持续强化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十四五”期间,印发《河南省“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和枢纽经济发展规划》,一体推进综合交通大通道、大枢纽和大网络建设,推动全省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和枢纽经济发展取得积极成效。当前,全省交通基础设施网络日益完善,发展枢纽经济具备良好基础,要更加注重科技创新推动交通新质生产力发展,更加注重交通运输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实现交通区位优势向枢纽经济优势加速转化。此次确定的6个枢纽经济先行区,有望成为河南省枢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推动全省在构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枢纽经济先行区道路上迈出坚实步伐。
从入选名单来看,涵盖了郑州、洛阳、平顶山、安阳、商丘以及周口-漯河组团,入选各地无论是基础设施建设,还是枢纽偏好性产业发展都具有良好基础,在各自领域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能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郑州枢纽经济先行区是全省枢纽经济发展的龙头区域,不仅要聚焦自身发展,更重要的是辐射带动郑州都市圈及全省全面发展。洛阳枢纽经济先行区依托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和先进制造业基地等,具有良好的产业基础。平顶山枢纽经济先行区依托铁水联运和全国领先的煤化工、盐化工等产业集聚优势,已初步形成了枢纽偏好型产业集群。安阳枢纽经济先行区依托京港澳国家物流通道、瓦日铁路、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红旗渠机场等枢纽平台,在农资产业链、钢铁产业链、医药产业链、红蓝绿文旅产业等方面具有较大市场潜力。商丘枢纽经济先行区交通物流与产业协同联动基础较好,商贸物流枢纽资源丰富。周口-漯河枢纽经济先行区则是区域协同联动和临港经济发展的典型代表。
总体来说,河南地处全国国土和经济版图的内陆中心,承东启西、连南贯北的区位优势是河南的最大优势。下阶段要紧扣中央要求,聚焦“两高四着力”,持续厚植区位优势,强化中部地区的大通道大枢纽建设格局,巩固提升枢纽地位,提高交通基础设施多层级网络化覆盖水平,促进要素高效自由便捷流动,着力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循环枢纽、国内国际市场双循环支点,发挥支点效应,为融入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打造枢纽经济发展新高地提供坚实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