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南阳日报

“红色引擎”驱动发展上台阶

日期:09-25
字号:
版面:第A5版:三农       上一篇    下一篇

本报记者 段 平

连续两年“五星”支部建设考评位居全省第二;连续3年组织实施财政扶持集体经济项目,累计扶持512个村;深化党建引领网格化治理行动,建立农村微网格13.6万个……这一张张成绩单背后,是全市上下各级党组织加强党的领导,引领乡村全面振兴的生动实践。

近年来,我市坚持以党建引领点燃高质量发展“红色引擎”,以“五星”支部建设为总抓手,将组织建设与产业发展、基层治理、民生福祉等重点领域深度融合,把党的政治优势与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发展优势,走出了一条党建引领乡村全面振兴的新路径。

构筑基层组织“桥头堡”

乡村振兴,党建先行。我市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着力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推进乡村振兴的坚强战斗堡垒。

建好工作机制。将“五星”支部创建作为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总抓手,构建起“市统筹、县组织、乡实施、村主体”四级联动责任体系,出台《关于开展“双创双强七起来”活动进一步深化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文件,成立了由47家市直单位参与的创建专班,推动形成“四级书记抓创建、各行各业齐参与”的工作格局。重视基层队伍建设,每年依托市县党校、南水北调干部学院等阵地对乡镇党政正职、村“两委”干部开展全覆盖轮训,同步开展“走村进居大宣讲”“五星建设大家谈”等活动,营造浓厚创建氛围。认真落实村(社区)党组织争创“五星”支部若干激励措施,加大从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中招录公务员、事业编制人员力度。

在驻村帮扶方面,出台文件,明确驻村工作任务和职责要求;精准选派3800余名驻村第一书记到乡村实践锻炼,每年开展市级示范培训和县级全员轮训;创新建立驻村第一书记活动中心,打造集党性教育、素能提升于一体的综合平台;注重激励引导,在提拔使用、评优评先上予以倾斜,涌现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王涛、全国巾帼建功标兵彭叶等一批先进典型,充分激发一线干部干事热情。

激活产业发展“新动能”

产业发展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党建引领下的乡村产业正茁壮成长,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摇钱树”。

我市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推动资金、资源、力量向农村集聚,持续增强乡村“造血”功能。深入实施“一村一品”培育工程,充分发挥牧原股份、想念食品、宛西制药等327家重点龙头企业引领作用,建立健全“双绑”机制,有效带动农户增收致富。创新运用全域党建理念,通过“跨村联建”“双强双带”等模式推动资源整合、抱团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不断壮大。

为加快推进农业转型升级,我市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通过党组织领办合作社,推动农民绑定合作社、合作社绑定龙头企业,将小农户融入大产业、带进大市场;持续深化产业链党建工作,在特色农产品种植、加工、销售等环节建立功能型党组织,助力特色产业延链增效。

畅通治理服务“最末梢”

乡村振兴,党建是核心,治理是基石。我市持续健全党组织领导的乡村治理体系,推动干部沉下去、民情摸上来、问题化解掉、民心聚起来,不断提升治理效能。

细心把脉,精准开方。聚焦基层党组织的问题、难点,我市注重补短强弱,全面落实“四个一”整顿机制,每村选派第一书记驻村帮扶,因村制定任务台账,按月督导问效;组织部门联合纪检、政法等部门建立联合审查机制,定期开展“回头看”,严防问题反弹,推动基层党组织由“软”变“硬”、由“弱”变强。

创新方式,提升效能。高标准建设工作法展馆和南阳市党支部书记学院,将其纳入干部教育培训必修内容;全面梳理村“两委”具体工作事项和职责,归纳总结为“议事十条”,涉及事项全部纳入“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决策范围。开发“乡村在线”APP设置议事板块,方便外出党员和村民代表云端参与议事。在城市社区推行“一征三议两公开”,在村民小组试点“一提二审三通过”,有效拓宽群众参与渠道。目前,全市建立农村微网格13.6万个,充分发挥联户党员在宣传政策、排查矛盾、化解纠纷中的关键作用,群众满意度显著提升,党建引领下的“五治融合”治理格局日益完善。

新时代新征程中,党建引领“红色引擎”正驱动着全市乡村振兴事业不断迈上新台阶,朝着“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目标稳步前行。②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