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0
星期五
当前报纸名称:南阳日报

从修理工到创新先锋

日期:09-18
字号:
版面:第A6版:建设       上一篇    下一篇

全媒体记者 谢项伟??

?在河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河南中烟”)南阳卷烟厂,曲军建用30余年的坚守与突破,从一名普通的烟机设备机械修理工成长为行业高技能领军人才。他以匠心为笔、创新为墨,书写了新时代产业工人从“技术工匠”到“创新先锋”的传奇篇章。

扎根一线 打磨技术

1994年初入南阳卷烟厂时,曲军建面对的是一台台老化的烟机设备和复杂的机械故障。他白天跟着老师傅拆装设备、记录故障点,晚上自学机械制图和SolidWorks软件,用“笨功夫”啃下技术“硬骨头”。

“修设备不是换零件,而是要读懂机器的‘语言’。”曲军建常这样教导徒弟。2022年,面对YJ29接装机供胶装置的设计缺陷导致烟支漏气的行业难题,他带领团队连续3个月蹲守车间,通过上百次试验,最终研发出新型供胶装置,彻底解决了胶液气泡和断流问题。这一成果荣获全国设备管理与技术创新成果一等奖、国际QC小组银奖、8项发明及实用新型专利等,成为行业标杆案例。

凭借“零返修、零延误”的维修记录,曲军建被国家烟草专卖局聘任为职业技能鉴定专家,并多次参与行业技能标准修订和技能等级命题、认定工作,成为名副其实的“烟草设备百科全书”。

创新攻坚 突破瓶颈

“问题就是创新的起点。”这是曲军建的工作信条。2021年疫情期间,一台新调剂的ZJ17卷接设备因外援技术人员无法到场调试而濒临停产。他带领团队连夜查阅图纸,凭借经验逆向推导,仅用72小时便完成设备自主调试,保障了企业紧急订单的生产。

近年来,他主导的《卷烟机回丝量监测系统》《PASSIM烟支外观质量检测剔除系统》等20余项技术革新,将设备故障率降低20%,烟丝损耗率下降7%。其中,落料器改造项目每年为企业节约成本超300万元。

更令人惊叹的是,这位大专学历的工匠在国家级期刊发表论文20篇,拥有3项发明专利和54项实用新型专利。他的“跨界”创新甚至延伸至软件领域——开发的一种PASSIM卷烟机的烟支表面质量识别系统获国家计算机软件著作权,实现了烟草机械的数字化管控。

传承匠心 培育团队

作为河南中烟创新工作室联盟负责人,曲军建深知“独行快,众行远”的道理。他制定“三步培养法”:理论授课打基础、故障模拟练实战、项目攻坚促提升,先后培养出高级技师13名、技师48名,其中,8人荣获省级技术能手称号,1人荣获行业技术能手称号。

为讲解一个机械传动原理,他曾用橡皮泥捏出动态模型;为让徒弟理解编程逻辑,他自创“顺口溜”记忆法。在河南中烟创新工作室联盟“导师带徒结对”活动中,先后跨厂带徒9人、厂内带徒11人,为企业高技能人才队伍注入新的活力。

由他主导开展的技术培训累计20余场,孵化QC成果26项,团队斩获全国QC国际银奖、六西格玛国优成果等荣誉,成为河南省高技能人才的“黄埔军校”。

匠星闪耀 诠释使命

荣誉等身的曲军建始终保持着工人本色。2024年春节前夕,车间核心设备突发故障,他冒雪从老家赶回,连续工作20小时直至设备恢复运转。同事感慨:“有他在,就像有颗‘定盘星’。”

从攻克技术难题到推动行业标准升级,从带徒传艺到创新成果转化,曲军建用行动诠释了“执着专注、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如今,作为中原大工匠培育对象,他正带领团队投身智能烟机研发,向着“中国智造”的新高地进发。正如他所言:“工匠的舞台永远在一线,创新的脚步永不停歇。”②9

人物简介?:曲军建,中共党员,河南中烟南阳卷烟厂卷包车间特级技师、修理组长。

人物语录:技术没有天花板,只有不断创新才能跟上时代脚步。

人物荣誉?:河南省十大“师带徒”标兵、中原大工匠培育对象、河南中烟“最美师徒”、南阳市豫宛大工匠、南阳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和技术能手,拥有3项发明专利、54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3项国家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等。

建强副中心 劳模当先锋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