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张 建
持续的高温炙烤着城市,午后的路面烫得能煎蛋,有一群人却始终与烈日同行——他们是园林工人,是城市绿色生命的守护者。在热浪翻滚的街头巷尾,他们抗旱浇水、打药治虫、修剪花草,用沾满泥土和汗水的双手,精心呵护着城市里“有生命的基础设施”。
连续多日的晴热少雨,让绿化带里的花草树木“渴”得打蔫。园林工人们早早背上沉重的洒水器,或是驾驶着洒水车穿梭在道路两侧。太阳把地面晒得滚烫,他们的工作服湿了又干,干了又被汗水浸透,皮肤上印出深深的盐渍,仍一如既往默默工作着。
“这时候浇水得讲技巧。”一位老师傅边调整喷头边说,“避开正午最晒的时候,多浇透根的水,才能真正帮植物扛过干旱。” 看似简单的浇水,藏着他们对植物生长规律的细致考量。
高温不仅让植物缺水,更成了病虫害滋生的 “温床”。为了阻止蚜虫、红蜘蛛等害虫侵害绿植,园林工人们穿着长袖长裤,戴着口罩手套,背着装满药剂的喷雾器,在密不透风的树丛中穿梭。药剂的味道刺鼻,烈日下的闷热让人喘不过气,但他们不放过每一片卷曲的叶子、每一根生虫的枝条,仔细喷洒、反复检查。
除了抗旱防虫,修剪枝叶、清理杂草也是暑热园林管理的重点。过高的枝条可能遮挡交通视线,疯长的杂草会争夺植物养分。园林工人们手持绿篱机、割草机,在轰鸣声中修剪出整齐的造型,清理杂草。草屑沾在汗湿的衣服上,手臂被枝叶划出细小的伤痕,但看着修剪后整洁利落的绿化带,他们的脸上露出了满足的笑容。
这不仅是为了美观——合理的修剪能减少植物水分蒸发,帮助它们在高温中保存“体力”。
他们守护的,不只是绿色,更是我们的生活。城市园林绿化从来不是简单的 “装饰”,它是调节气温、净化空气、涵养水土的 “绿色肺叶”,是让我们在钢筋水泥中感受生机的 “自然馈赠”。而这一切的背后,是园林工人们日复一日的坚守。
这个季节,让我们对这些高温下的“护绿人”多一份理解与敬意——路过绿化带时,不妨给他们一个微笑;珍惜眼前的每一片绿意,就是对他们最好的感谢。②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