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3
星期一
当前报纸名称:南阳日报

挖掘与融合:打造独一无二的南阳月季文化IP

日期:08-28
字号:
版面:第A1版:时政要闻       上一篇    下一篇

□ 梁玉振 罗 非 贾林伟

2021年5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南阳月季博览园考察时强调,地方特色产业发展潜力巨大,要善于挖掘和利用本地优势资源,加强地方优质品种保护,推进产学研有机结合,统筹做好产业、科技、文化这篇大文章。

南阳是中国月季之乡,月季是南阳的市花。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为我们弘扬月季文化指明前行方向、提出新目标——南阳要担负起新时代的文化使命,坚持文化铸魂、文化引领与文化传承,为世界月季名城建设提供新参考和新思路。

今年5月13日,南阳召开世界月季名城建设推进会指出,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南阳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统筹做好月季产业、科技、文化文章,着力打造在全国独一无二的南阳月季文化IP。

当前,世界月季名城建设已进入攻坚阶段。站在新起点,我们不断在问,如何让南阳月季生生不息,为产业升级再添新动力? 如何让“月季之乡”的金字招牌更亮,品牌竞争力更强?如何让月季名城以更高品质的景观、更富创意的业态吸引全球目光?

答案就是文化。文化是发展的根脉,是前行的灵魂。月季是我国传统名花,被称作南阳花之使者。从古老月季出海到新时代回归,从幽居皇家园林到开遍大街小巷,月季长盛不衰、生生不息,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佳话。但在千年时光的销蚀下,传统的月季文化,意义被淡化、价值被稀释,亟待今人再挖掘、再传承、再创新。

月季名城,“名”在文化。欲让世人一提起月季就想到南阳,一提起南阳就想到月季,全方位提升南阳月季知名度、城市美誉度、产业竞争力,必须紧紧围绕挖掘与融合的着力点,做好南阳月季文化这篇大文章。

发展,往往就在那关键几步。对于南阳月季来说,这几年迎来史上较为难得的发展机遇,为农民致富、乡村振兴等作出突出贡献。

当月季产业点燃富民增收“主引擎”,具有南阳特色的“美丽经济”散发出无比耀眼的光芒。从产业角度来审视,南阳月季呈现出几大鲜明特点。如,产业规模大。全市月季种植面积15.5万亩,年出圃苗木16亿株,是全国最大的月季苗木繁育基地。经过持续发力,已构建出以卧龙区月季产业带为引领,内乡县、方城县、宛城区、城乡一体化示范区4个县区为特色集群,9家龙头企业为重点、N家小型月季企业和种植大户为支撑的“1+4+9+N”产业布局。又如,月季品种多。目前全市广泛用于生产的月季品种达800多种,主要培育丰花、藤本、树状、地被等八大类型,有绿色、紫色、橙色、白色、红色、黄色、复色等10多个色系,联合申报“好风佳月”“千纸鹤”“婉约”月季新品种3个,独立申报“宛韵”“爱宛行”“红粉世家”“雅芙粉饰”等新品种9个。南阳建成全国唯一以月季为主的国家级林木种质资源库,入库国内外优异现代月季、玫瑰种质4200余份,选育优良子代38个;筛选出适宜家庭园艺、园林绿化等应用的优异种质179份。再如,综合效益好。全市从事月季生产人员超过15万人,月季产品远销美国、荷兰、德国、俄罗斯等国家,出口量占全国的70%,综合年产值达35亿元。大力推进月季名城建设,相继在中心城区栽植各类月季1300多万株,精心建设30条月季大道和一批月季公园、游园,多彩月季开遍大街小巷、走进千家万户。还有,独一无二名头渐响。南阳连续15年举办月季花事活动,被命名为“中国月季之乡”;先后举办世界月季洲际大会和世界月季博览会,获得世界月季联合会授予的“世界月季名城”称号和世界月季博览会永久举办权,叫响“南阳月季、香飘五洲”品牌。

长城筑成非一日之功,成功从来不会从天而降。精雕细琢月季产业,再次见证了南阳人民一步一步踏实走、一锤一锤接着敲的干劲、闯劲和韧劲。

产业为基,铸造发展强引擎。“月季+乡村振兴”,加快推广南阳月季在全市广阔乡村种植,引导建立“龙头企业+月季基地+月季合作社+月季专业户”的联结机制,月季种植区农民人均年增收约2000元。卧龙区石桥镇、方城县博望镇、内乡县马山口镇等月季主产区种植经营不断向集约化、集团化方向发展,为乡亲们提供就业岗位约5000个。“月季+生态旅游”,开发卧龙区月季生态观光产业景观带精品旅游线路,建设南阳世界月季大观园、南阳月季博览园、南阳月季公园等公园游园,建成月季博物馆、月季科创基地等融产学研于一体的月季展示展览中心,联合西峡老界岭景区举办国际月季文化研讨会、世界月季南阳论坛等活动,促进月季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2024年,全市月季景区、游园共接待游客60余万人次,实现营业收入5130万元,带动旅游收入56亿元。“月季+金融”,南阳加大信贷投放力度,开发“月季贷”“月季保”等金融产品,充分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下转0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