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01版)这种“数据多跑路、企业少跑腿”的改革,让新野成为承接沿海产业转移的“磁力场”。
“300万元贷款3天到账,没抵押,刚好赶在旺季升级设备!”新野磊宝玩具负责人牛明克说,新生产线让订单交付周期减半,解了燃眉之急。?
这场“及时雨”,源自新野县创新推出的“玩具贷”。针对中小玩具企业轻资产、缺抵押的共性难题,当地政府联合工行等金融机构,砍掉传统信贷的抵押、评估环节,仅凭营业执照和财务流水即可放贷,最高额度300万元,随借随还且无违约金。“玩具贷”推出以来,凭借额度高、利率低、审批快、期限灵活等优势,迅速获得了玩具企业的青睐。无论是原材料采购、设备更新,还是技术研发、市场拓展,企业都能得到充足的资金保障。
金融赋能不止于“贷”。与此同时,该县利用企业服务日,开展“政府陪行长走企业”“金融会客厅”“送贷下乡”等政银企对接活动,创新“预先授信+白名单”服务机制,引导辖区银行开发符合玩具企业融资需求的续贷产品,合理确定贷款利率,降低玩具企业融资成本,助力玩具制造产业聚链成势。
龙头企业是产业链的“压舱石”。据了解,当地以明迪玩具为核心,规划建设占地1200亩的玩具产业园,通过“以商招商”引进磊展科技、中跃科技等上下游企业,构建起“研发设计—模具—注塑—移印—质检—包装—电商销售”的全链条体系。
创新驱动让产业链韧性十足。明迪玩具牵头成立玩具协会,建设了规模宏大的模具设计与制造中心,通过与园区内多家企业签订原材料供应合同,实现了产业链的内部循环。“目前,我们正在建设年产9500万件的环保包装项目,投产后可带动产业链再增5亿元产值。”明迪玩具负责人徐果指着在建的钢构厂房说。这条从“制造”到“智造”的升级之路,正让新野打造“中原玩具制造之都”的蓝图越发清晰。
当改革拆掉“篱笆墙”,金融打通“输血管”,产业构筑“生态圈”,一只小玩具便转动了内陆县域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的齿轮。行走在这片热土上,但见“梧桐树”枝繁叶茂,一辆辆满载玩具的货车驶向全国,更驶向全球大市场——中原腹地,“玩具之都”正拔节生长。②6